一种防撞型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871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等边六边形结构,壳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导流扇,导流扇的正下方设置有空气净化滤芯模组,壳体的四周底部等距离间隔设置有三组排气孔,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罩,顶罩的中部阵列设置有进气孔,该防撞型空气净化装置,通过万向轮的设置,可以通过滑动来减少冲击力对该装置本身的伤害,另外,第一防撞杆与第二防撞杆通过U形弹性件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和分散外部的撞击力,而第一防撞杆与第二防撞杆上的导轮一与导轮二,可以起到导向和缓冲的作用,降低装置受损风险;而相邻的第一防撞杆与第二防撞杆以及导轮一与导轮二可对倾倒后的壳体进行支撑,防止壳体进一步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具体为一种防撞型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室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空气质量差、细菌病毒滋生、装修残留物和异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空气净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2、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通常不具备防撞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撞击,使其倾倒与地面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其壳体甚至一些内部器件损坏,进而影响空气净化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撞型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型空气净化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等边六边形结构,所述壳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导流扇,所述导流扇的正下方设置有空气净化滤芯模组,所述壳体的四周底部等距离间隔设置有三组排气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罩,所述顶罩的中部阵列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壳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防撞单元,所述防撞单元包含第一防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导流扇(4),所述导流扇(4)的正下方设置有空气净化滤芯模组,所述壳体(1)的四周底部等距离间隔设置有三组排气孔(6),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罩(2),所述顶罩(2)的中部阵列设置有进气孔(7),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等边六边形结构,所述壳体(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防撞单元(5),所述防撞单元(5)包含第一防撞杆(51)、导轮一(52)、第二防撞杆(53)、导轮二(54)、U形弹性件(55)和连接轴(56),所述第一防撞杆(51)与第二防撞杆(53)分别设置有六组,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导流扇(4),所述导流扇(4)的正下方设置有空气净化滤芯模组,所述壳体(1)的四周底部等距离间隔设置有三组排气孔(6),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罩(2),所述顶罩(2)的中部阵列设置有进气孔(7),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等边六边形结构,所述壳体(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防撞单元(5),所述防撞单元(5)包含第一防撞杆(51)、导轮一(52)、第二防撞杆(53)、导轮二(54)、u形弹性件(55)和连接轴(56),所述第一防撞杆(51)与第二防撞杆(53)分别设置有六组,且第一防撞杆(51)为双排杆,所述第一防撞杆(51)的内侧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二防撞杆(53),所述第一防撞杆(51)的底部和第二防撞杆(5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连接轴(56),所述第一防撞杆(51)通过连接轴(56)分别与底座(3)四周设置的凹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撞杆(53)通过连接轴(56)分别与顶罩(2)四周设置的凹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防撞杆(5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导轮一(5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涛纪淑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昊昇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