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7868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涉及流化床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原料输送系统、流化床反应器、高温出料系统、工艺气体进气管路,以及保护系统。通过本方案可以提高流化反应的均匀性以及安全性,且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化床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1、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器是以多孔碳为原料,通过物料在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充分流化,高温裂解硅烷类气体的方式,使得多孔碳孔隙生成无定型硅,最终实现硅-碳结合的新型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器大多采用细长筒体结构,竖直布置,通过底部进气及侧壁加热的方式实现物料的流化及工艺气体的裂解沉积。然而,现有的流化床一般存在如下缺点:

2、1)原料进料自动化程度低、进料有残留,无法保证精确进料量;流化床反应器通常采用真空上料或其他人工投料的方式来实现物料的进料、前者方法物料在管道及真空上料设备的腔体内常常有残留,无法实现精确的计量;后者人工投料的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且流化床反应器属于高温设备,内部工艺气体易燃易爆,不利于安全操作。此外,采用真空上料的及人工投料的方式对反应器周围环境有较高要求,易在上料过程中引入空间内的异物,硅碳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电池行业,对异物引入管控较为严格,不利于成品物料品质的管控。

3、2)流化床反应器流化不均匀,搅拌装置易造成物料的颗粒破坏,工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输送系统、流化床反应器、高温出料系统、工艺气体进气管路,以及保护系统;其中,所述原料输送系统包括原料输送罐以及连接在原料输送罐上的进气系统与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流化床反应器,所述进气系统适于通过正压输送的方式以将原料输送罐内的物料输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原料输送罐底部位置设置有牛角型出料弯头,所述原料输送罐顶部及底部的牛角型出料弯头处分别设置有进气口以分别用于连接顶部进气系统与底部进气系统;输送时,牛角型出料弯头处的物料在底部进气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输送系统、流化床反应器、高温出料系统、工艺气体进气管路,以及保护系统;其中,所述原料输送系统包括原料输送罐以及连接在原料输送罐上的进气系统与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流化床反应器,所述进气系统适于通过正压输送的方式以将原料输送罐内的物料输送至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原料输送罐底部位置设置有牛角型出料弯头,所述原料输送罐顶部及底部的牛角型出料弯头处分别设置有进气口以分别用于连接顶部进气系统与底部进气系统;输送时,牛角型出料弯头处的物料在底部进气系统动力气源的作用下,沿输送管道的中心线方向往流化床反应器加速运动,同时,原料输送罐内的物料在顶部进气系统及重力的双重作用下,不断补充到底部牛角弯处,形成连续的气固混合栓柱,并通过输送管道最终达到流化床反应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气体进气管路设置有多个气体分路,所述气体分路分别连接至所述流化盘以及流化盘的周侧,且连接在所述流化盘周侧的气体分路倾斜于所述流化盘以在所述流化盘上方形成上升的旋流气;所述流化盘上方设置有上升式的搅拌叶片以防止流化盘在流化过程中产生沟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材料流化床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多孔烧结滤芯、反吹气系统;所述多孔烧结滤芯表面适于捕捉气固混合物的粉体颗粒物料以形成滤饼,并使多余气体从多孔烧结滤芯的空隙排出;所述反吹气系统包括吹气气路以及压差检测装置,所述压差检测装置适于检测多孔烧结滤芯的内外压差,并在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对多孔烧结滤芯进行反吹以将滤饼从所述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磊磊赖海斌陈斌赵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韫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