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工艺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779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包括监测台,所述监测台包括型材框架、顶板、支撑板、底板、侧板、门板、系统头、控制室、干燥室、监测室;所述顶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顶部,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底部,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上的所述顶板、底板之间,所述侧板设置有两组,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两侧,所述门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上,铰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的控制检测系统的环境一致性,特别是对干燥过的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样布进行同等环境下的吸湿发热实验,提供不受外界影响的标准测试环境,即从干燥室到监测室避免开门取样,减少人工取样过程中外部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系统,尤其是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工艺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因传统保暖面料吸湿、透气性欠佳,消费者在穿着冬季服装活动时产生的汗液和热量难以排放,容易产生闷湿感,通过对贴身衣物、家纺品进行吸湿发热功能整理,即可让面料产品从只有单一的保暖功能向具有吸湿、发热、保暖、透气综合性能的多功能性面料发展,有效提高面料的服用性能。

2、纺织品的吸湿发热性能指的是吸湿发热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极性基团捕捉环境中的水分子并与之结合,水分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试样温度升高的性能。

3、液态的水分蒸发时需要的汽化热会使体温下降,而气态的水转化成水时会产生凝聚热而释放给人体。利用这一原理,经吸湿发热整理剂加工的面料可通过吸附捕捉空气中的含有较高动能的水分子,使水蒸汽凝集成水产生凝集热,并让水分子的动能转变为热能,从而达到发热的作用,调节纺织面料温度,也可吸收从身体散发出来的汗、水分,进而发热,给人以温暖舒适感。

4、吸湿发热性能测试仪用于测试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也可进行其它温度巡检测试。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仪符合标准:g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台(1),所述监测台(1)包括型材框架(101)、顶板(102)、支撑板(103)、底板(104)、侧板(105)、门板(106)、系统头(107)、控制室(108)、干燥室(109)、监测室(110);所述顶板(102)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顶部,所述底板(104)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底部,所述支撑板(103)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上的所述顶板(102)、底板(104)之间,所述侧板(105)设置有两组,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两侧,所述门板(106)活动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台(1),所述监测台(1)包括型材框架(101)、顶板(102)、支撑板(103)、底板(104)、侧板(105)、门板(106)、系统头(107)、控制室(108)、干燥室(109)、监测室(110);所述顶板(102)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顶部,所述底板(104)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底部,所述支撑板(103)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上的所述顶板(102)、底板(104)之间,所述侧板(105)设置有两组,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两侧,所述门板(106)活动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上,铰接连接;所述系统头(107)固定设置于所述型材框架(101)靠近所述顶板(102)一侧;所述支撑板(103)、底板(104)之间构成控制室(108),所述顶板(102)、支撑板(103)之间构成左右两室分别为干燥室(109)、监测室(110),所述监测室(110)设置于所述控制室(108)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干燥机构(2)包括制品支撑架(201)、加热室(202)、加热干燥板(203);所述加热室(202)固定设置于所述干燥室(109)的所述支撑板(103)上,所述加热干燥板(203)设置有多组,固定设置于所述加热室(202)内壁上,所述支撑架(201)设置有多组,活动设置于所述加热室(2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监测机构(3)包括变频温控风机(301)、湿度调控器(302)、温度传感器(303);所述变频温控风机(301)、湿度调控器(302)固定设置于所述控制室(108)内,所述温度传感器(303)设置有多组,活动设置于所述监测室(1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还包括工位转换机构(4),所述工位转换机构(4)包括v型轨道(401)、支撑活动大板(402)、v型槽(403)、排辊架(404)、排辊轮(405)、齿条固定凸台(406)、齿条(407)、电机支架(408)、小齿轮(409)、转换电机(410);所述v型轨道(401)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干燥室(109)、监测室(110)内,所述支撑活动大板(402)上开设有v型槽(403),所述v型槽(403)两侧固定设置有排辊架(404),所述排辊轮(405)设置有多组,固定设置于所述排辊架(404)上,所述v型轨道(401)一侧固定设置有齿条固定凸台(406),所述齿条(407)固定设置于所述齿条固定凸台(406)上,所述排辊轮(405)与所述v型轨道(401)的v型面相切,所述电机支架(408)设置有两组,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活动大板(402)一侧的两端位置,所述转换电机(410)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408)上,其轴端与所述小齿轮(409)固定连接,所述小齿轮(409)与所述齿条(407)啮合传动;所述支撑活动大板(402)上设置有多组凸台,以使限制放置其上表面的所述制品支撑架(201)自由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机构(4)还包括预顶支撑座(412)、预顶滚轮(413);所述支撑活动大板(402)垂直于所述齿条(407)方向开设有导向斜面(411),所述预顶支撑座(412)设置有两组,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03)上,相向布置;所述预顶滚轮(413)活动设置于所述预顶支撑座(4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发热法兰绒制品检测系统还包括自动门结构(5),所述自动门结构(5)包括导向槽板(501)、固定门(502)、活动门(503)、第一导向凸台(504)、第二导向凸台(505)、第一连接板(506)、第二连接板(507)、导向长槽(508)、导向斜槽(509)、连动齿条(510)、齿轮支撑架(511)、开门齿轮(512)、开门电机(520);所述导向槽板(501)固定设置于所述顶板(102)上位于所述干燥室(109)、监测室(110)中间,所述固定门(502)固定设置于所述干燥室(109)、监测室(110)之间的所述材框架(101)上,所述活动门(503)活动设置于所述干燥室(109)、监测室(110)之间的所述材框架(101)上,所述导向槽板(501)上开设有两组相连接的所述导向长槽(508)、导向斜槽(509);所述第一导向凸台(504)经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迅科陶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科博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