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雨伞放置,具体涉及一种雨伞放置架。
技术介绍
1、校内人口流动大,下雨天大量雨伞面临在食堂、教室等堆积问题,传统的雨伞管理方式,如随意放置于教室角落、倚靠在走廊墙壁或直接带入室内,往往导致地面湿滑、空间杂乱,此外,雨伞占用公共空间,特别是高峰期,大量雨伞无序堆积,既影响通行又不利于校园整洁。
2、早期的雨伞处理措施包括设置简易挂钩、设立临时雨伞桶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雨伞乱放的问题,但这些方法无法有效地收集雨水、限制伞面接触范围,且对于挂钩放置的方式,当折叠伞不进行收折,上层雨伞伞面的水,会滴落至下层雨伞的伞内,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伞放置架。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雨伞放置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内开设有锥形腔,所述锥形腔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隔板,所述隔板端部连接有套柱,所述套柱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安装柱内开设有排水腔,所述安装柱底部开设有与排水腔和外界连通的第一排水口,所述安装柱上开设有若干与放置台数量匹配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排水腔和锥形腔连通。
3、进一步,所述安装柱顶部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排水腔连通。
4、进一步,所述套柱底部高于所述第二排水口顶部。
5、进一步,所述隔板靠近安装柱一侧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第二排水口连通。
6、进一步,所述
7、进一步,所述安装柱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安装台,所述放置台底部与所述安装台转动连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9、折叠伞使用时将伞头沿锥形腔方向放入,通过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排水腔与外界的相互连通,雨水顺着锥形腔向着第二排水口流去,雨水顺着排水腔下流,便于被收集或直接与地下排水连通;通过层层若干放置台的设计,放置台内由隔板进行分隔,伞与伞之间相互不会干扰,上层雨伞的雨水也不会滴入下层雨伞内部,占地面积小的同时,容伞量大;适合投入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2)顶部开设有气孔(24),所述气孔(24)与所述排水腔(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32)底部高于所述第二排水口(23)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靠近安装柱(2)一侧开设有连通口(41),所述连通口(41)与第二排水口(2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3)内均匀阵列有若干放置凸条(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安装台(25),所述放置台(3)底部与所述安装台(25)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2)顶部开设有气孔(24),所述气孔(24)与所述排水腔(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32)底部高于所述第二排水口(23)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