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具体为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1、陶粒加气混凝土以轻质、隔热、隔音等特点而得到广泛使用,将陶粒加气混凝土制作成砌块时,需要将陶粒加气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的成型腔中。
2、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传统浇注系统易在浇注过程中混入气泡,影响砌块的强度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以解决易在浇注过程中混入气泡,影响砌块的强度和耐久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包括:
3、辅助搅拌组件,所述辅助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仓、第一驱动轴和第一输送叶片;
4、设置在辅助搅拌组件一端的浇注组件,且浇注组件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浇注,并在不浇注时除去混凝土中掺杂的气泡,所述浇注组件包括形成三流体通道的第一出料管、三通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一回料管,所述三通管通过第一出料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1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搅拌仓(101)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轴(102)由正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叶片(103)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轴(102)的表面,所述第一出料管(201)通过螺栓固定嵌入在搅拌仓(101)相对应第一驱动轴(102)位置的一端,且第一驱动轴(102)转动连接在第一出料管(20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1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搅拌仓(101)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轴(102)由正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叶片(103)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轴(102)的表面,所述第一出料管(201)通过螺栓固定嵌入在搅拌仓(101)相对应第一驱动轴(102)位置的一端,且第一驱动轴(102)转动连接在第一出料管(20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轴(206)的顶部通过轴承支架转动连接在第二回料管(205)的内壁,且第二驱动轴(206)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挡板(208)的中部,所述第二回料管(205)的内径大于第一回料管(204)的内径,所述第三回料管(210)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心砌块自动均料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浇注组件中部且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轴(206)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出料管(201)和三通管(202)相对面位置一端的第一壳体(301)、固定连接在三通管(202)和第一回料管(204)相对面位置一端的第二壳体(302)以及固定连接在三通管(202)底部表面的第三壳体(303),以使第一出料管(201)、三通管(202)、第二出料管(203)和第一回料管(204)形成稳定结构,所述第二壳体(302)和第三壳体(3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301)的顶部和底部,且第二壳体(302)和第三壳体(303)的分别与第一壳体(30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3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04),所述第二壳体(30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05),所述第三壳体(30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锥齿轮(306),所述第一锥齿轮(304)的表面分别与第二锥齿轮(305)和第三锥齿轮(306)的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轴(102)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第一锥齿轮(304)的内壁,所述第二驱动轴(206)和第二输送叶片(207)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305)的内壁,以使第一驱动轴(102)转动时,第一驱动轴(102)通过第一锥齿轮(304)配合第二锥齿轮(305)带动第二驱动轴(206)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陶粒加气混凝土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列钧,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科元自保温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