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合路单元的双极型辐射振子以及包括该双极型辐射振子的天线。
技术介绍
1、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中,天线是覆盖网络的关键设备之一,而天线之中的辐射振子又是天线的最核心的部件。辐射振子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天线的性能,进而影响到网络覆盖的质量。
2、现有技术之中的一类辐射振子主要是通过匹配电缆与辐射振子的焊接来实现的电连接,此时需要四条匹配电缆的外导体与辐射振子的巴伦进行焊接连接,来实现信号的传播,进而实现天线信号传输的目的。
3、由于此类辐射振子的反射板背面需要引出四条匹配电缆,而且额外需要用功分器或者馈电槽进行连接,如果这些零部件固定不稳的话会导致整体天线的无源互调pim电性能指标变差,并且增加了焊点数量也会使得生产焊接人员在焊接过程中不好操作,带来操作复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现有的辐射振子的匹配电缆使用过多进而引起无源互调pim性能不稳定、焊点过多、而且制造过程复杂,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型辐射振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对辐射臂被构造为四对辐射臂,所述四对辐射臂中间隔设置的两对辐射臂形成所述第一极化并且另外两对辐射臂形成所述第二极化,并且所述多个巴伦被构造为四个巴伦,所述四个巴伦中的每个巴伦被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四对辐射臂中的一对辐射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型辐射振子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路单元的外导体和所述第二合路单元的外导体在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型辐射振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对辐射臂被构造为四对辐射臂,所述四对辐射臂中间隔设置的两对辐射臂形成所述第一极化并且另外两对辐射臂形成所述第二极化,并且所述多个巴伦被构造为四个巴伦,所述四个巴伦中的每个巴伦被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四对辐射臂中的一对辐射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型辐射振子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路单元的外导体和所述第二合路单元的外导体在远离所述馈电点的另一端处具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外导体或者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外导体形状配合的第一金属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路单元和所述第二合路单元包括馈电部,所述馈电部包括内导体,所述内导体被构造为l型馈电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与所述内导体连接,所述绝缘体设有卡接部,所述馈电部通过所述卡接部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路单元的外导体和所述第二合路单元的外导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焊接与之相关联的匹配电缆的外导体的第二金属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连接部被构造为从所述第一合路单元或者所述第二合路单元的横截面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突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极型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被构造有半圆形容纳部,以容纳所述匹配电缆的外导体。
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山,耿金洋,骆胜军,孙静,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