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730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孔检测技术蛋白制备领域,包括步骤一、定制合成的蛋白编码基因,在对应的载体中构建质粒DNA;步骤二、使用热激法将上述质粒DNA载体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中进行诱导培养,用于目标蛋白的表达和纯化;步骤三、超声破碎菌体,然后磁珠纯化得到膜蛋白;步骤四、电泳表征及纳米孔成孔与易位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破碎与磁珠纯化相结合的方法,不需要复杂的镍柱纯化,降低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单批制备的成本,大大提高了膜蛋白的制备效率和质量,能够实现膜蛋白的量产,提高蛋白的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孔检测技术蛋白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来,纳米孔膜蛋白作为传感器、测序器或单分子反应器在科研和医疗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些纳米孔膜蛋白能够精确识别并操作单个生物分子,从而为实现高效的生物检测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可能。

2、在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过程中,液相色谱技术(如纳米液相色谱)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样品在色谱柱中的流动和分离,能够有效地将目标蛋白质从复杂的生物样本中分离出来。然而,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通常依赖于昂贵的蛋白质层析仪(fplc)和相应的镍柱。fplc系统通过高压泵驱动流动相,使样品在色谱柱中发生吸附、解吸和分离。镍柱则利用过渡金属镍与蛋白质中特定氨基酸(如组氨酸)的亲和力,实现对目标蛋白质的特异性吸附和分离。这种组合虽然能够制备出高纯度的纳米孔膜蛋白,但使其依然存在有诸多不足,例如fplc系统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一次蛋白质分离过程,其低通量特性限制了其处理大量样品的能力;并且fplc系统及其配套的镍柱价格昂贵,增加了制备纳米孔膜蛋白的成本;fplc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能够选择αHL、MspA、Omp家族、FraC、CsgG、FhuA或者Aerolysin中常用纳米孔膜蛋白中的一种;在纳米孔膜蛋白的c端位于孔前庭的外表面,添加一个六组氨酸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重组质粒以pET系列载体为表达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破碎细菌菌体用破碎Buffer,4 M Urea,50 mM 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能够选择αhl、mspa、omp家族、frac、csgg、fhua或者aerolysin中常用纳米孔膜蛋白中的一种;在纳米孔膜蛋白的c端位于孔前庭的外表面,添加一个六组氨酸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重组质粒以pet系列载体为表达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破碎细菌菌体用破碎buffer,4 m urea,50 mm tris,300 mm nacl,ph 8.0,溶解,冰浴中超声破碎菌体,功率60 w,20 min,超声2 s,暂停6 s为一个循环;超声完毕后,金属浴90℃加热10min,然后12000 rpm,4℃,离心40 min,然后收集上清,用作磁珠纯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磁珠为ni2+磁珠,上清液加入磁珠后,在室温旋转混合器上摇晃60 min;磁分离后,弃用上清液;然后加入1 ml洗涤缓冲液a;将珠子在室温下重悬,并在旋转混合器上下摇匀5 min;磁分离后,弃用上清液;磁分离后,弃用上清液;然后加入100µl洗脱缓冲液b1;珠子重悬,在室温旋转混合器上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李贝贝童京京杨达奇吴亚慧孙标标雷炳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华之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