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703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外壳,第一防护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换热器本体,第一防护外壳的两端外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插槽,第一防护外壳的两端活动插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防护外壳,第二防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插条,限位插条的外表面与限位插槽的内壁活动插接,该弹力定位装置,起到实现了对换热器本体的两端进行弹性定位防护,并通过单个驱动源使其两端第二防护外壳进行同步移动,降低了设备成本,并且便于对第二防护外壳进行拆卸,从而便于换热器本体进行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1、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称为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制药、机械、食品加工、动力以及原子能工业部门当中,通常,在某些化工厂的设备投资中,换热器占总投资的30%;在现代炼油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40%以上;在海水淡化工业生产当中,几乎全部设备都是由换热器组成的,目前,大多数的换热设备在安装时,大多数直接通过在外部安装防护壳,并通过多个锁紧螺丝进行锁紧固定,安装较为麻烦,空间位置有限,在使用是换热器出现问题时不便于对其进行灵活更换。

2、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换热设备的保护装置(公开号:cn215984174u),此专利虽然通过两个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间接带动两个移动板和顶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进行移动调节,便于对换热器的两侧进行安装防护,在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换热器两侧的长度进行调节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移动到第一壳体外侧的位移长度,对不同长度的换热器进行安装,安装时灵活方便,能够灵活更换换热器结构,但是,在换热器更换安装时,其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只能移动到导向杆的一端,这就导致了换热器本体在拆装更换时易受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阻挡,增加了换热器本体的更换难度,并且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在移动时均需要使用电机分别启动,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还易导致两端的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移动不同步出现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设备,通过单个驱动源使其两端第二防护外壳进行同步移动,降低了设备成本,并且便于对第二防护外壳进行拆卸,从而便于换热器本体进行更换的效果。

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热设备,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外壳,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换热器本体,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两端外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插槽,所述第一防护外壳的两端活动插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防护外壳,所述第二防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插条,所述限位插条的外表面与所述限位插槽的内壁活动插接;

3、所述第二防护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弹力定位装置,且弹力定位装置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防护外壳的内壁活动套接。

4、优选地,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定位块,两个所述弧形定位块的内侧表面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两端接触,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支撑弹簧。

5、优选地,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定位块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插槽,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

6、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蜗杆,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蜗轮。

7、优选地,所述蜗轮的齿面与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啮合,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

8、优选地,所述导向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座。

9、优选地,所述弧形支撑座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插块,所述活动插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活动插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弧形支撑座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第二防护外壳的外表面接触。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1、通过设置弹力定位装置,起到实现了对换热器本体的两端进行弹性定位防护,并通过单个驱动源使其两端第二防护外壳进行同步移动,降低了设备成本,并且便于对第二防护外壳进行拆卸,从而便于换热器本体进行更换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设备,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2),两个所述支撑块(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外壳(3),所述第一防护外壳(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换热器本体(4),所述第一防护外壳(3)的两端外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插槽(5),所述第一防护外壳(3)的两端活动插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防护外壳(6),所述第二防护外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插条(7),所述限位插条(7)的外表面与所述限位插槽(5)的内壁活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定位块(81),两个所述弧形定位块(81)的内侧表面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本体(4)的两端接触,所述活动杆(8)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支撑弹簧(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82)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定位块(8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8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外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外壳(6)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插槽(83),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8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8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蜗杆(85),两个所述支撑块(2)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双向丝杆(86),所述双向丝杆(8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蜗轮(8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87)的齿面与所述蜗杆(85)的外表面啮合,所述双向丝杆(8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螺纹块(88),所述螺纹块(8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8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10),所述导向杆(81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8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座(8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座(81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插块(812),所述活动插块(812)的外表面与所述活动插槽(83)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弧形支撑座(811)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第二防护外壳(6)的外表面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设备,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2),两个所述支撑块(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外壳(3),所述第一防护外壳(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换热器本体(4),所述第一防护外壳(3)的两端外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插槽(5),所述第一防护外壳(3)的两端活动插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防护外壳(6),所述第二防护外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插条(7),所述限位插条(7)的外表面与所述限位插槽(5)的内壁活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定位块(81),两个所述弧形定位块(81)的内侧表面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本体(4)的两端接触,所述活动杆(8)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支撑弹簧(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82)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定位块(8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8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外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外壳(6)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插槽(83),所述支撑底座(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