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992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筒,其内中空;工作缸,设置在所述储液筒内,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筒,所述工作缸与所述储液筒形成储液腔,所述工作缸端部安装工作缸单向阀,所述工作缸单向阀设置有第三油孔,所述工作缸单向阀匹配所述储液筒,所述工作缸上设置有筒缸油孔;活塞杆,设置在所述工作缸内,所述工作缸固定连接固定密封活塞,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固定密封活塞,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匹配所述工作缸。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缸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方便液压主动悬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缸,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


技术介绍

1、液压主动悬架中的液压缸是该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车轮进行上下运动,以适应不同路况的变化。如果悬架系统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能根据汽车的行驶条件(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路面状况等)进行动态自适应调节,使悬架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减振状态,则称为主动悬架。

2、现有技术,例如技术一种液压式主动悬架及具有其的汽车,授权公告号为cn216507788u。可通过双向液压泵和第一液压泵的联合工作,来实现簧上质量件的快速下降,和/或通过双向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的联合工作,来实现簧上质量件的快速升高,调节效率高。

3、目前,还缺少一种液压缸,通过控制cdc电磁阀开口大小而调节做功的量,从而实现cdc调节阻尼,通过储能器释放气压平衡上腔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方便液压主动悬架使用。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

3、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筒,其内中空;工作缸,设置在所述储液筒内,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筒,所述工作缸与所述储液筒形成储液腔,所述工作缸端部安装工作缸单向阀,所述工作缸单向阀设置有第三油孔,所述工作缸单向阀匹配所述储液筒,所述工作缸上设置有筒缸油孔;活塞杆,设置在所述工作缸内,所述工作缸固定连接固定密封活塞,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固定密封活塞,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匹配所述工作缸;包括cdc减振器模式及主动悬架控制模式。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工作缸与所述储液筒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储液筒固定连接第一储能器,所述第一储能器内安装有第一浮动活塞,所述第一储能器内安装有第一cdc电磁阀,所述第一储能器与所述储液筒分别设置有第四油孔,所述储液筒固定连接第二储能器,所述第二储能器内安装有第二浮动活塞,所述第二储能器内安装有第二cdc电磁阀,所述第二储能器与所述储液筒分别设置有第五油孔。所述第一油孔及所述第四油孔位于所述密封圈一侧,所述第二油孔及所述第五油孔位于所述密封圈另一侧。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储液筒设置有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储液筒固定连接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油缸内安装有第一cdc电磁阀,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储液筒分别设置有第四油孔,所述储液筒固定连接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油缸内安装有第二cdc电磁阀,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储液筒分别设置有第五油孔。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cdc减振器模式的工作原理为:

9、所述第一油孔及所述第二油孔连接油泵,油泵连接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及所述第二cdc电磁阀,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及所述第二cdc电磁阀常闭;

10、s1:压缩行程;

11、s11:所述活塞杆受压缩力下行,所述第一储能器及所述第二储能器压缩空气释放所述活塞杆占据的油液空间;

12、s12:所述密封活塞下腔的油液通过所述第三油孔、所述第二油孔、油泵、所述第一cdc电磁阀通电打开、所述第四油孔及所述筒缸油孔进入所述密封活塞上腔;

13、所述工作缸单向阀、所述第一浮动活塞及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做功转化为热能释放,实现阻尼效果,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在不同电流下,可以控制开口大小而调节做功的量,从而实现cdc调节阻尼;

14、s2:复原行程;

15、s21:所述活塞杆受压缩力上行,所述第一储能器及所述第二储能器释放气压补偿所述活塞杆占据的油液空间;

16、s22:所述密封活塞上腔的油液通过所述所述筒缸油孔、所述第一油孔、油泵、所述第二cdc电磁阀通电打开、所述第五油孔及所述工作缸单向阀进入所述密封活塞下腔;

17、所述工作缸单向阀、所述第二浮动活塞及所述第二cdc电磁阀做功转化为热能释放,实现阻尼效果,所述第二cdc电磁阀在不同电流下,可以控制开口大小而调节做功的量,从而实现cdc调节阻尼。

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主动悬架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为:

19、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及所述第二cdc电磁阀保持关闭;

20、s3:主动控制车轮上跳;

21、油泵工作,所述密封活塞下腔的油液经所述第三油孔及所述第二油孔抽出,通过所述第一油孔及所述筒缸油孔注入所述密封活塞上腔,此时,上腔高压,下腔低压,上下腔形成压差,确保所述活塞杆不动,所述储液筒整体上行,带动车轮上行,这个过程中所述第二储能器释放气压平衡下腔压力,所述第一储能器压缩空气平衡上腔的压力;

22、s4:主动控制车轮下跳;

23、油泵工作,所述密封活塞上腔的油液经过所述筒缸油孔及所述第一油孔抽出,通过所述第二油孔及所述第三油孔进入所述密封活塞下腔,此时,上腔低压,下腔高压,上下腔形成压差,确保所述活塞杆不动,所述储液筒整体下行,带动车轮下行,这个过程中所述第二储能器压缩空气平衡下腔压力,所述第一储能器释放气压平衡上腔的压力。

2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cdc减振器模式的工作原理为:

25、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及所述第二cdc电磁阀连接油泵,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及所述第二cdc电磁阀常闭;

26、s1:压缩行程;

27、所述活塞杆受压缩力下行,所述密封活塞下腔的油液通过所述第三油孔、所述第二cdc电磁阀通电打开、所述第五油孔、所述第二油缸、油泵、所述第二cdc电磁阀通电打开、所述第一油缸、所述第四油孔及所述筒缸油孔进入所述密封活塞上腔;

28、所述工作缸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及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做功转化为热能释放,实现阻尼效果,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在不同电流下,可以控制开口大小而调节做功的量,从而实现cdc调节阻尼;

29、s2:复原行程;

30、所述活塞杆受压缩力上行,所述密封活塞上腔的油液通过所述所述筒缸油孔、所述第一cdc电磁阀通电打开、所述第四油孔、所述第一油缸、油泵、所述第二cdc电磁阀通电打开、所述第二油缸、所述第五油孔及所述第三油孔进入所述密封活塞下腔;

31、所述工作缸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及所述第二cdc电磁阀做功转化为热能释放,实现阻尼效果,所述第二cdc电磁阀在不同电流下,可以控制开口大小而调节做功的量,从而实现cdc调节阻尼。

3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主动悬架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为:

33、所述第一cdc电磁阀及所述第二cdc电磁阀保持关闭;

34、s3:主动控制车轮上跳;

35、油泵工作,所述密封活塞下腔的油液经所述第三油孔、所述第二cdc电磁阀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5)与所述储液筒(4)之间安装有密封圈(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4)固定连接第一储能器(12),所述第一储能器(12)内安装有第一浮动活塞(13),所述第一储能器(12)内安装有第一CDC电磁阀(15),所述第一储能器(12)与所述储液筒(4)分别设置有第四油孔(14),所述储液筒(4)固定连接第二储能器(16),所述第二储能器(16)内安装有第二浮动活塞(17),所述第二储能器(16)内安装有第二CDC电磁阀(19),所述第二储能器(16)与所述储液筒(4)分别设置有第五油孔(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4)设置有第一油孔(7)及第二油孔(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4)固定连接第一油缸(20),所述第一油缸(20)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1),所述第一油缸(20)内安装有第一CDC电磁阀(15),所述第一油缸(20)与所述储液筒(4)分别设置有第四油孔(14),所述储液筒(4)固定连接第二油缸(22),所述第二油缸(22)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3),所述第二油缸(22)内安装有第二CDC电磁阀(19),所述第二油缸(22)与所述储液筒(4)分别设置有第五油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CDC减振器模式的工作原理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悬架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CDC减振器模式的工作原理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悬架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5)与所述储液筒(4)之间安装有密封圈(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4)固定连接第一储能器(12),所述第一储能器(12)内安装有第一浮动活塞(13),所述第一储能器(12)内安装有第一cdc电磁阀(15),所述第一储能器(12)与所述储液筒(4)分别设置有第四油孔(14),所述储液筒(4)固定连接第二储能器(16),所述第二储能器(16)内安装有第二浮动活塞(17),所述第二储能器(16)内安装有第二cdc电磁阀(19),所述第二储能器(16)与所述储液筒(4)分别设置有第五油孔(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4)设置有第一油孔(7)及第二油孔(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主动悬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建臣张广世张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