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行车系统及造楼机。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指在预制件厂提前加工生产好预制构件,并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安装的新型建筑方式。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它有节省资源、缩短工期、减少污染、绿色节能、性能提升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青睐。而装配式建筑施工高度依赖塔吊吊运预制构件,塔吊司机工作强度高,危险性大;预制构件转运过程依靠人工指挥,效率低且易出错。
2、综上,传统装配式建筑的吊运依靠塔吊进行,有费用高、高度依赖人工、难以精准定位等缺点。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与造楼机的结合能大大加快建造速度和数字化程度,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造楼机的新型智能行车,运用数据驱动智能化技术提高安全性,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行车系统及造楼机,减小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塔吊的依赖,降低吊运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行车系统,包括智能行车和数据驱动系统;
4、所述智能行车的轨道安装在造楼机支撑结构上,吊装范围覆盖整个施工区域;
5、所述数据驱动系统包括构件信息库、bim数据管控系统、数字孪生仿真系统、构件调度系统和智能行车管控系统;其中:
6、所述构件信息库,用于基于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为每个预制构件赋唯一编码;
7、所述bim数据管控系统,用于基于装配式
8、所述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用于构建施工现场数字孪生模型,根据所生成的多个吊装方案对智能行车吊装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并根据预设的安全要求和倾向性要求得到最优化吊装顺序;
9、所述构件调度系统,用于通过最优化吊装顺序,结合现场库存与吊装速度判断构件需求工期,以及根据当前已安装的构件数量和位置提取下一步需要使用的构件型号和数量,进而对构件厂发出运输调度指令,并对构件出厂、在途、吊运全过程位置与运送顺序监测,识别顺序不当的构件并报警;
10、所述智能行车管控系统,用于基于数字孪生原理将所述智能行车的实时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可视化操作界面对所述智能行车进行控制;且若当前工序上的构件与预设的最优化吊装顺序不符,则在显示屏上发出警报,提示构件错误。
11、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行车包括智能行车本体和智能旋转吊钩;
12、所述智能行车本体起到吊运功能;
13、所述智能旋转吊钩内设置有独立回转驱动设备并配备有角度传感器,使智能旋转吊钩具有360°循环旋转功能,并实时回传角度信息以实现精准角度控制;
14、在实际吊运中,所述智能旋转吊钩根据预制构件的目标位置摆放方式在水平变位途中自动旋转。
15、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行车设有附属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器和降雨传感器,用于监测风速、应力与降雨,以便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
16、进一步的,预制构件的编码数据包括预制构件的尺寸、重量、生产日期、所在项目、目标楼层与位置。
17、进一步的,所述坐标转换是将预制构件从装配式建筑bim模型里面导出的绝对坐标系,根据建筑设计图上的智能行车安装位置的预设原点,转换为智能行车所使用的xyz三轴坐标系。
18、进一步的,所述数字孪生仿真系统输出仿真结果,指导吊装任务;所述仿真结果包括吊运时间、碰撞风险度、大小车运行里程、吊钩起降里程和能耗。
19、进一步的,生成多个吊装方案,得到最优化吊装顺序,包括:
20、根据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中各个预制构件的位置,结合若干台智能行车吊运时互相之间可能产生的干涉情况,生成多个吊装顺序;该吊装顺序保证吊装时构件按照先后顺序合理吊装,同时保证若干台智能行车不会出现争抢工作面的情况;
21、每隔固定时间计算一次空间轨迹的最近空间距离;
22、累加所有最近空间距离,得到最优化吊装顺序。
23、进一步的,构件调度系统涉及移动端以及客户端,包括以下功能:(1)消息通知:当识别到异常顺序或者设备状态异常时,立即通过网络箱移动端与客户端推送报警消息;(2)调度任务下达:根据当前正在进行的吊装进度,结合在途的构件数量以及施工进度,对预制构件生产厂家付出调度任务;(3)构件位置获取:通过行车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构件位置;(4)信息反馈:综合以上信息以及日常运维信息,供工作人员实时查询;
24、通过配套的监测软件,直观显示当前登记在案的货运车辆实时位置,显示其运输的构件型号与数量信息。
25、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行车管控系统汇总电气设备实时状态参数,指导安全吊运以及设备维护保养,同时收集智能行车运维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比对,记录行车的大车、小车、卷筒每日运行里程与能耗,分析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区别与缺失,生成智能行车运行维护报告,指导智能行车维护保养。
2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楼机,该造楼机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
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行车系统,包括智能行车和数据驱动系统,智能行车吊运由数字化数据驱动系统驱动,不再依赖现场施工人员,降低工人工作量;针对每个构件的终点目标位置,实现最优化路径运送,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吊运前对全过程进行仿真,提前得出风险点并做好准备;构件调度自动进行,对物流状态进行跟踪,数字化程度高,数据清楚可查;通过累计数据判断行车维护保养时机,精准维护,提高设备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行车和数据驱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车包括智能行车本体和智能旋转吊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车设有附属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器和降雨传感器,用于监测风速、应力与降雨,以便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制构件的编码数据包括预制构件的尺寸、重量、生产日期、所在项目、目标楼层与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转换是将预制构件从装配式建筑BIM模型里面导出的绝对坐标系,根据建筑设计图上的智能行车安装位置的预设原点,转换为智能行车所使用的XYZ三轴坐标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孪生仿真系统输出仿真结果,指导吊装任务;所述仿真结果包括吊运时间、碰撞风险度、大小车运行里程、吊钩起降里程和能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成多个吊装方案,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构件调度系统涉及移动端以及客户端,包括以下功能:(1)消息通知:当识别到异常顺序或者设备状态异常时,立即通过网络箱移动端与客户端推送报警消息;(2)调度任务下达:根据当前正在进行的吊装进度,结合在途的构件数量以及施工进度,对预制构件生产厂家付出调度任务;(3)构件位置获取:通过行车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构件位置;(4)信息反馈:综合以上信息以及日常运维信息,供工作人员实时查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车管控系统汇总电气设备实时状态参数,指导安全吊运以及设备维护保养,同时收集智能行车运维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比对,记录行车的大车、小车、卷筒每日运行里程与能耗,分析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区别与缺失,生成智能行车运行维护报告,指导智能行车维护保养。
10.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该造楼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行车和数据驱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车包括智能行车本体和智能旋转吊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车设有附属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器和降雨传感器,用于监测风速、应力与降雨,以便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制构件的编码数据包括预制构件的尺寸、重量、生产日期、所在项目、目标楼层与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转换是将预制构件从装配式建筑bim模型里面导出的绝对坐标系,根据建筑设计图上的智能行车安装位置的预设原点,转换为智能行车所使用的xyz三轴坐标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孪生仿真系统输出仿真结果,指导吊装任务;所述仿真结果包括吊运时间、碰撞风险度、大小车运行里程、吊钩起降里程和能耗。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强,孙庆,杨辉,刘恒,李钟谷,林琦,李霞,赵金明,熊慎敏,廖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