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动力电池包及用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655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动力电池包及用电系统,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管理装置,包括壳体、紧固件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壳体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电路板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紧固件分别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配合连接,以将壳体与电路板固定连接以及将壳体与电池包箱体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紧固件与壳体上第一固定部和电路板上第二固定部的配合连接,可以直接实现壳体与电路板的固定连接以及将壳体与电池包箱体的固定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简化了电池管理装置的安装步骤及安装方式,有助于提高电池管理装置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动力电池包及用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池管理装置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电池的智能化管理,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以监控电池的状态,采集电池信息并实时反馈给用户,同时根据采集的信息调节参数,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电池管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池管理装置的功能实现主要依赖于电路板,壳体对电路板起到保护作用。

2、对于电池管理装置的安装固定,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先将电路板与壳体固定连接,继而将整个装置固定于电池包箱体内,整个安装方式工艺复杂,导致电池管理装置的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动力电池包及用电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电池管理装置安装工艺复杂、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包括壳体、紧固件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紧固件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第二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以及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包箱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压持件,所述压持件用于压持所述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紧固件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第二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以及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包箱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压持件,所述压持件用于压持所述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方向,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位于所述压持件的投影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件用于压持所述电路板的端面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第三通孔贯穿所述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件包括内柱和外柱,所述内柱穿设于所述外柱内,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内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矩形壳体,所述压持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压持件分布于所述壳体的角部和/或边部,每个所述压持件对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成江德发苟江锋李婷婷陈明丽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