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乎术后康复,主要提及了一种颅缝早闭术后康复用减压型固定头枕。
技术介绍
1、颅缝早闭,医学上称为颅缝早闭症或狭颅症,是一种一条或多条颅缝过早闭合,阻止了正常的脑部和颅骨生长的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疾病,正常情况下,婴儿的颅骨是由多块骨头通过软骨连接而成的,这些连接缝称为颅缝,它们的存在允许颅骨随着大脑的生长而扩张,在颅缝早闭中,颅缝过早地骨化,导致颅骨不能正常扩张,这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为矢状缝早闭、冠状缝早闭、人字缝早闭、额缝早闭和复合型颅缝早闭,而针对冠状缝早闭的手术开刀方式常用翼状切口,切口从一侧耳前开始,沿着发际线向上延伸,然后跨越头顶,再向下到达另一侧耳前,头颅的两侧以及头顶留下手术伤口。
2、冠状缝早闭术后的伤口会留在头颅的两侧和头顶,在后续的术后康复中需要避免对伤口处施加压力,但是在孩童休息过程中,孩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极易出现侧卧的现象,但现有的方式只能通过头枕支撑孩童的头颅,使其在仰卧时不受外界压力的伤害,却无法针对孩童侧卧时的头颅侧边所承受的压力形成减压保护,孩童头颅的自身重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缝早闭术后康复用减压型固定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柔性枕(1),所述柔性枕(1)内转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转辊(2),镜像分布的所述转辊(2)均固定连接且缠绕有缆绳(3),镜像分布的所述转辊(2)均与所述柔性枕(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4),镜像分布的所述转辊(2)均固定连接有齿轮(5),所述柔性枕(1)靠近镜像分布所述齿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注气筒(6),镜像分布的所述缆绳(3)均固定连接有贴脸气囊(7),镜像分布的所述贴脸气囊(7)均固定连接有护头气囊(8),所述注气筒(6)密封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一活塞轴(9),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一活塞轴(9)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缝早闭术后康复用减压型固定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柔性枕(1),所述柔性枕(1)内转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转辊(2),镜像分布的所述转辊(2)均固定连接且缠绕有缆绳(3),镜像分布的所述转辊(2)均与所述柔性枕(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4),镜像分布的所述转辊(2)均固定连接有齿轮(5),所述柔性枕(1)靠近镜像分布所述齿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注气筒(6),镜像分布的所述缆绳(3)均固定连接有贴脸气囊(7),镜像分布的所述贴脸气囊(7)均固定连接有护头气囊(8),所述注气筒(6)密封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一活塞轴(9),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一活塞轴(9)与所述注气筒(6)配合形成密闭腔体,镜像分布所述第一活塞轴(9)的远离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0),镜像分布的所述齿条(10)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齿轮(5)啮合,镜像分布的所述贴脸气囊(7)与所述注气筒(6)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注气管(11),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一活塞轴(9)与所述注气筒(6)配合形成密闭腔体通过所述第一注气管(11)与镜像分布的所述贴脸气囊(7)连通,镜像分布的所述护头气囊(8)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自身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缝早闭术后康复用减压型固定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头气囊(8)为弧形,且内部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缝早闭术后康复用减压型固定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第二活塞轴(201),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活塞轴(201)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所述护头气囊(8)远离所述相邻贴脸气囊(7)的一侧,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活塞轴(201)共同滑动连接有对接壳(202),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活塞轴(20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203),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03)位于所述对接壳(202)内部,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活塞轴(201)均设置有用于锁定自身的锁死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缝早闭术后康复用减压型固定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组件包括有直线阵列的锯齿块(301),直线阵列的所述锯齿块(301)均固定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活塞轴(201),所述对接壳(202)靠近相邻直线阵列所述锯齿块(30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轴(302),直线阵列的所述锯齿块(301)均与相邻的所述限位轴(302)限位配合,所述限位轴(302)与所述对接壳(202)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303),所述对接壳(202)设置有用于检测镜像分布所述贴脸气囊(7)之间距离的检测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颅缝早闭术后康复用减压型固定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有弹性伸缩杆(401),所述弹性伸缩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刘一鸣,张丽娟,李萍,何俊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