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载重测量,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载重测量装置和具有该载重测量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的载重是车辆的一个重要参数,其直接反映了车辆装载的货物量的数量,为了及时掌握车辆的载重信息,可以在车辆上配置载重测量装置。现有的载重测量装置通常包括磁铁和感应线圈,采用霍尔式原理进行测量,磁铁的位置可以随车辆的载重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感应线圈通过感应磁铁产生的磁场的变化获取车辆的载重信息。然而,现有的载重测装置精度低和灵敏度低,且抗干扰能力弱,测量容易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载重测量装置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载重测量装置测量精度低、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中的一个。
2、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载重测量装置。
3、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载重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发射线圈,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产生励磁磁场;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发射线圈产生的激励磁场内,所述活动件绕第一轴线可转动以改变所述励磁磁场;至少一个接收线圈,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检测所述励磁磁场的改变量以产生输出信号;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联动组件具有待测量件连接端和活动件连接端,所述待测量件连接端与待测量件连接,所述活动件连接端伸入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待测量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活动并可带动所述联动组件相对所述壳体活动,所述联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活动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输出
4、可选地,载重测量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分别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5、可选地,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位置相对。
6、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线圈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接收线圈分别形成为呈正弦波围绕的线圈,两个所述接收线圈同轴设置,且两个所述接收线圈的正弦波偏移预设角度。
7、可选地,所述发射线圈形成为与所述接收线圈同轴的环形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绕设在所述接收线圈的外周。
8、可选地,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发射线圈的轴线重合。
9、可选地,所述发射线圈包括两层激励线圈,两层所述激励线圈的匝数相同。
10、可选地,所述发射线圈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侧,所述接收线圈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
11、可选地,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部(113/114),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电路板进行定位,且所述定位部或所述第一配合部在所述电路板上偏心设置。
12、可选地,所述活动件包括:环形片体,所述环形片体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端连接,且所述环形片体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环形片体的周向间隔开设于所述环形片体31的外周面上,所述叶片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以切割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之间的磁感线。
13、可选地,所述环形片体的中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朝向一侧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端连接。
14、可选地,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环形片体连接,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环形片体,所述凸起部从第一端向第二端的径向尺寸逐渐缩小。
15、可选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端注塑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活动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片。
17、可选地,所述壳体限定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活动件分别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活动件连接端穿过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活动件连接。
18、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设有所述安装通道。
19、可选地,所述安装柱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电路板抵接,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
20、可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第一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的轴向延伸通过所述安装通道深入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杆件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构成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的活动件连接端;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构成与所述待测量件连接的待测量件连接端,且由所述待测量件带动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21、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件的外壁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载重测量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槽以密封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安装柱之间的间隙。
22、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壳体设有限位孔,所述载重测量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杆件在所述第一轴线上的位置。
23、可选地,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杆件的外周面,所述限位部形成为沿所述第一杆件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限位件形成为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孔插入所述环形槽。
24、可选地,所述限位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相对两侧。
25、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件包括:第一杆段,所述第一杆段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第一杆段的外壁面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杆段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杆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件连接;第二杆段,所述第二杆段设于所述第一杆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第一杆段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杆段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杆段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杆段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活动件连接。
26、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件还包括:第三杆段,所述第三杆段设于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活动件之间,所述第三杆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段连接,所述第三杆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件连接。
27、可选地,所述第一杆段和所述第二杆段分别形成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三杆段的第一端设有中空部分。
28、可选地,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摆臂球头,所述摆臂球头设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42的第一端与所述摆臂球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杆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待测量件连接。
29、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安装通道设于所述外壳;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连接以封闭所述容纳腔。
30、可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卡合部,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卡合部一一对应的第二配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卡接。
31、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外轮廓为矩形,所述外壳的每个顶角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载重测量装置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外壳连接,每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有适于将所述连接件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线圈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接收线圈分别形成为呈正弦波围绕的线圈,两个所述接收线圈同轴设置,且两个所述接收线圈的正弦波偏移预设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形成为与所述接收线圈同轴的环形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绕设在所述接收线圈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发射线圈的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包括两层激励线圈,两层所述激励线圈的匝数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侧,所述接收线圈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部,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电路板进行定位,且所述定位部或所述第一配合部在所述电路板上偏心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片体的中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朝向一侧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环形片体连接,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环形片体,所述凸起部从第一端向第二端的径向尺寸逐渐缩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端注塑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片。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限定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活动件分别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活动件连接端穿过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活动件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设有所述安装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电路板抵接,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的外壁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载重测量装置还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壳体设有限位孔,所述载重测量装置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杆件的外周面,所述限位部形成为沿所述第一杆件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限位件形成为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孔插入所述环形槽。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相对两侧。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还包括: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段和所述第二杆段分别形成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三杆段的第一端设有中空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卡合部,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卡合部一一对应的第二配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卡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轮廓为矩形,所述外壳的每个顶角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载重测量装置还包括: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线圈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接收线圈分别形成为呈正弦波围绕的线圈,两个所述接收线圈同轴设置,且两个所述接收线圈的正弦波偏移预设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形成为与所述接收线圈同轴的环形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绕设在所述接收线圈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发射线圈的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包括两层激励线圈,两层所述激励线圈的匝数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侧,所述接收线圈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部,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电路板进行定位,且所述定位部或所述第一配合部在所述电路板上偏心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片体的中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朝向一侧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环形片体连接,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环形片体,所述凸起部从第一端向第二端的径向尺寸逐渐缩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端注塑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片。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限定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活动件分别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活动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阳,李梦飞,杨伟,段巍,王耀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