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敷设防磨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35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3
本实用提供一种电缆敷设防磨损结构,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包括:右侧安装块,所述右侧安装块与左侧安装块固定相连,且右侧安装块与左侧安装块之间呈九十度角分布;所述右侧安装块与左侧安装块相交部位共同开设有一处切断面;本实用通过位移监测开关与橡胶抵压条的抵压配合,可对电缆状态实现监测判定,当电缆被意外拉扯时,在电缆的拉扯带动下,引导辊将带动驱动配合块转动,从而使得橡胶抵压条抵压位移监测开关的按键端,以控制向巡检人员第一时间发送消息,以对其进行提醒,以便于及时前往巡检,解决了现电缆敷设后,无法对电缆状态实现监测判定,一旦电缆被意外拉扯,无法实现及时警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涉及电缆敷设,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敷设防磨损结构


技术介绍

1、输送电工程电缆施工中,需要将电缆送入地下管道或者构筑的电缆沟内敷设。敷设时,先从一处电缆井口放入牵引绳,待牵引绳到达下一处电缆井或直接接入用电设施后,在目标位置收动牵引绳,使电缆跟随牵引绳到达目标位置。

2、但电缆沟内敷设电缆时,会遇到电缆沟转角,使得在敷设的过程中,电缆因为产生变向、弯折,必然会与转角、电缆井壁产生摩擦,但由于电缆放线所需拉力较大,电缆受到的摩擦也较为剧烈,加上电缆沟转角具有较为尖锐的棱角,常常在电缆上留下一些较为明显的刮痕,而这些刮痕中偶尔藏有破口,这些破口在电缆刚安装使用时并无异状,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导致电缆破皮造成短路接地烧毁电缆,引发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3、而且现电缆敷设后,无法对电缆状态实现监测判定,一旦电缆被意外拉扯,无法实现及时警示,只能等待巡检人员按规定巡检时间巡检时才能发现,不具备及效性,存在电缆被拉扯导致破皮,造成短路接地烧毁电缆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敷设防磨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安装块(1),所述右侧安装块(1)与左侧安装块(101)固定相连,且右侧安装块(1)与左侧安装块(101)之间呈九十度角分布;所述右侧安装块(1)与左侧安装块(101)相交部位共同开设有一处切断面(102);所述切断面(102)前端面呈上下对称状固定安装有两块呈U型块结构的转动座(105);两块所述转动座(105)之间设有一根引导辊(2),引导辊(2)顶端面及底端面轴心部位均固定安装有一根转轴(204),两根转轴(204)均通过轴承(106)分别与两块转动座(105)半圆形结构轴心部位转动安装连接;所述引导辊(2)外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敷设防磨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安装块(1),所述右侧安装块(1)与左侧安装块(101)固定相连,且右侧安装块(1)与左侧安装块(101)之间呈九十度角分布;所述右侧安装块(1)与左侧安装块(101)相交部位共同开设有一处切断面(102);所述切断面(102)前端面呈上下对称状固定安装有两块呈u型块结构的转动座(105);两块所述转动座(105)之间设有一根引导辊(2),引导辊(2)顶端面及底端面轴心部位均固定安装有一根转轴(204),两根转轴(204)均通过轴承(106)分别与两块转动座(105)半圆形结构轴心部位转动安装连接;所述引导辊(2)外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圈引导槽(201);所述右侧安装块(1)和左侧安装块(101)前端面上下两侧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沉头通孔(104);所述右侧安装块(1)和左侧安装块(101)前端面中间部位均固定安装有一块防磨损配合块(103),防磨损配合块(103)前端面采用弧面结构,且侧视状态下,防磨损配合块(103)边缘轮廓与引导辊(2)的引导槽(201)边缘轮廓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防磨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面(102)前端面顶部开设有一处贯通右侧安装块(1)和左侧安装块(101)顶端面的缺槽(107),缺槽(107)呈矩形槽结构;所述缺槽(107)内端底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处弹簧收纳槽(108);两处所述弹簧收纳槽(108)内端底面均固定安装有一根复位弹簧(305),两根复位弹簧(305)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一块呈矩形块结构的往复移动块体(3);所述复位弹簧(305)伸展状态下,往复移动块体(3)二分之一结构位于缺槽(107)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防磨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槽(107)内端底面中心部位开设有一处螺纹盲孔(109);所述往复移动块体(3)顶端面中心部位开设有一处贯通其底端面的插接孔位(302),插接孔位(302)内插接有一根锁紧螺栓(301);当所述锁紧螺栓(301)与螺纹盲孔(109)螺纹锁紧时,此时往复移动块体(3)底端面与缺槽(107)内端底面相接触,复位弹簧(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连岑雨王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沙市区稻辰营销策划服务部个体工商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