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25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螺丝刀,属于手动工具技术领域。传统的螺丝刀体积较大,刀头外露,存在携带不方便的因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螺丝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丝刀头内置于设有开口直径与其直径相配的壳体中,螺丝刀头后端连接有前推动杆,一前、后端分别抵在壳体开口和前推动杆端面的弹簧套接在螺丝刀头上,前推动杆末端于一带若干推进齿的后推动杆配接,后推动杆后端与一壳体外的按压头连接,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时便于施力,刀头伸缩自如,产品适应性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丝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丝刀,属于手动工具

技术介绍
螺丝刀是用来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以迫使其就位的工具。它通常有一个薄楔形刀 头,可插入螺丝钉头的槽缝或凹口内亦称樞淖梯,主要有一字(负号)和十字(正号)两种。 传统的螺丝刀体积较大,刀头外露,存在携带不方便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 种体积小巧、刀头可以回縮、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螺丝刀。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 方案 螺丝刀,包括螺丝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丝刀头内置于设有开口直径与其直 径相配的壳体中,螺丝刀头后端连接有前推动杆, 一前、后端分别抵在壳体开口和前推动杆 端面的弹簧套接在螺丝刀头上,前推动杆末端于一带若干推进齿的后推动杆配接,后推动 杆后端与一壳体外的按压头连接。借用了现有伸縮圆珠笔的结构特点,通过按压头、前后推 动杆、弹簧以及壳体与螺丝刀头按顺序连接,实现手动按压控制刀头伸縮,解决了携带时刀 头外露的问题。 还包括活动套接在壳体外的助力把手。此设计符合人在使用螺丝刀时的施力要 求,解决了螺丝刀由于体积小造成的施力不便问题。 本技术结构合理,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时便于施力,刀头伸縮自如,产品适 应性好。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助力把手,2、壳体,3、按压头,4、后推动杆,5、前推动杆,6、螺丝刀头,7、弹 簧,8、推进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示,螺丝刀,包括螺丝刀头6,螺丝刀头内置于设有开口直径与其直径相配 的壳体2中,螺丝刀头后端连接有前推动杆5,一前、后端分别抵在壳体开口和前推动杆端 面的弹簧7套接在螺丝刀头上,前推动杆末端于一带若干推进齿8的后推动杆4配接,后推3动杆后端与一壳体外的按压头3连接。还包括活动套接在壳体外的助力把手。 以上附图所示的螺丝刀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技术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大小、色彩、规格、材质等方面的修改,在此不多赘述。权利要求螺丝刀,包括螺丝刀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丝刀头内置于设有开口直径与其直径相配的壳体(2)中,螺丝刀头后端连接有前推动杆(5),一前、后端分别抵在壳体开口和前推动杆端面的弹簧(7)套接在螺丝刀头上,前推动杆末端于一带若干推进齿(8)的后推动杆(4)配接,后推动杆后端与一壳体外的按压头(3)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套接在壳体外的助力把手(1)。专利摘要螺丝刀,属于手动工具
传统的螺丝刀体积较大,刀头外露,存在携带不方便的因素。本技术包括螺丝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丝刀头内置于设有开口直径与其直径相配的壳体中,螺丝刀头后端连接有前推动杆,一前、后端分别抵在壳体开口和前推动杆端面的弹簧套接在螺丝刀头上,前推动杆末端于一带若干推进齿的后推动杆配接,后推动杆后端与一壳体外的按压头连接,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时便于施力,刀头伸缩自如,产品适应性好。文档编号B25B15/02GK201511331SQ20092031038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潘小栋, 费妍 申请人:浙江科技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螺丝刀,包括螺丝刀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丝刀头内置于设有开口直径与其直径相配的壳体(2)中,螺丝刀头后端连接有前推动杆(5),一前、后端分别抵在壳体开口和前推动杆端面的弹簧(7)套接在螺丝刀头上,前推动杆末端于一带若干推进齿(8)的后推动杆(4)配接,后推动杆后端与一壳体外的按压头(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妍潘小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