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20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2
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旨在解决当前多层培养苗床的间距不可调,对幼苗生长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包括承重台,所述承重台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培养床,所述第一培养床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培养床,本技术通过承重台顶端旋转安装的两个第一螺纹杆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板滑动连接,由第一连接板上旋转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一螺纹杆螺旋连接,在第一螺纹杆旋转时驱动第一连接板升降,由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连接板螺旋连接,在第三齿轮旋转驱动第二螺纹杆旋转时,带动第二连接板升降,进而改变第一培养床、第二培养床和第三培养床之间的间距,解决了多层培养苗床的间距不可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培养苗床,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


技术介绍

1、苗床是指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苗床可分为露天苗床和室内苗床;露天苗床是在播种后稍加肥料,任其自然长育的培育方式,而室内苗床可分为两种,一是促使秧苗较快生长的叫温床,二是只利用玻璃窗等设备来吸收太阳热能以保温的叫冷床。

2、目前园林绿化培栽通常以棚内盆栽为主,为了便于栽培管理,棚内通常安装有培养苗床,而培养苗床为了合理的运用空间,通常设置为几层,但是现有的培养苗床每层之间的高度恒定,在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后,下层的培养苗床会被上层的培养苗床遮挡光照,对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以解决当前多层培养苗床的间距不可调,对幼苗生长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包括承重台,所述承重台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培养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台(1),所述承重台(1)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培养床(2),所述第一培养床(2)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培养床(201),所述第二培养床(201)的上方安装有第三培养床(202),所述第二培养床(20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三培养床(202)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板(301),所述承重台(1)的顶端对称安装有四个连接杆(101),两个所述连接杆(101)贯穿所述第二培养床(201)和第三培养床(202)一侧的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301),另外两个所述连接杆(101)贯穿所述第二培养床(201)和第三培养床(202)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台(1),所述承重台(1)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培养床(2),所述第一培养床(2)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培养床(201),所述第二培养床(201)的上方安装有第三培养床(202),所述第二培养床(20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三培养床(202)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板(301),所述承重台(1)的顶端对称安装有四个连接杆(101),两个所述连接杆(101)贯穿所述第二培养床(201)和第三培养床(202)一侧的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301),另外两个所述连接杆(101)贯穿所述第二培养床(201)和第三培养床(202)另一侧的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底端与承重台(1)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顶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5)螺旋连接的第一齿轮(501),所述第一齿轮(501)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旋转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建设用培养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7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7),所述第三齿轮(7)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701)的顶端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301)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板(301)的上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香微许乐乐周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华园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