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618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包括:获取相关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泵管的基地压力与所述支架极限承载力来计算出支架的最少预设安装数量,并输出第一信息;根据所述施工地点的位置坐标范围筛选出所述施工地点的拐弯处,并输出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导工人对所述施工地点的拐弯处进行标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施工地点的位置坐标来计算出支架的预设安装位置,并输出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导工人对所述支架的预设安装位置进行标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施工方法的智能化,避免了通过人工进行计算可能出现误差的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时地泵是最常用的泵送方式,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混凝土输送泵管固定支架基本不存在缓冲和位置调节功能,且需要预埋进混凝土,取出时需要对预埋端切割。传统固定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冲量缓解措施,泵管的巨大力量会不断的带动泵管周期性的来回往复撕扯楼体结构,出现过很多混凝土崩裂渗水和支架埋点脱出,泵管垮塌掉高坠的情况;由于泵管的力量并不均匀,远泵端比较小,如果阻尼较小容易被布料机晃脱,而近泵端和拐弯处震动较大但是泵管基本上是不需要移动的,而随着浇筑作业面推进和周转,远泵端和近泵端会随着泵送点和作业面移动相互转化,传统泵管支架无法带来缓冲和阻尼调节;传统泵管支架无法标准化周转施工,取出时需要人工切割预埋点,造成材料浪费和后续修补墙地面造成人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支撑杆包括活塞外筒段和活塞伸出段,所述活塞外筒段的底部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活塞伸出段与所述活塞外筒段套接,所述活塞伸出段的顶部与所述下部卡环连接,且所述活塞外筒段上设置有气缸调节旋钮,所述气缸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所述阻尼支撑杆整体的阻尼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外筒段与所述活塞伸出段均指向所述卡环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支撑杆包括活塞外筒段和活塞伸出段,所述活塞外筒段的底部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活塞伸出段与所述活塞外筒段套接,所述活塞伸出段的顶部与所述下部卡环连接,且所述活塞外筒段上设置有气缸调节旋钮,所述气缸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所述阻尼支撑杆整体的阻尼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外筒段与所述活塞伸出段均指向所述卡环的圆心,且所述阻尼支撑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阻尼支撑杆与所述底座形成稳固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管抗震稳固支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照李凯江涛王永黄蕊周治新张强闫艳凤何芙蓉杨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