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616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2
本技术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解槽、纯水箱、储氢罐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电解槽包括氧侧出口和氢侧出口;所述氧侧出口通过氧侧出口管路与所述纯水箱连通;所述氢侧出口通过氢侧出口管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通过气体分离管路与所述储氢罐连通;所述液体出口通过液体分离管路与所述纯水箱连通,或者所述液体出口通过液体分离管路与氧侧出口管路连通;所述液体分离管路上设有缓冲水箱。本技术实现了氢气和水的有效分离,避免分离出的水对系统造成的冲击影响系统稳定性,也提高了电解用水的利用率,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解制氢,特别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电解制氢
主要技术路线有碱性水电解制氢、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和高温固体氧化物水电解制氢等,其中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具备运行电流密度高、能耗低、产氢压力高的特点,被认为是水电解制氢的适合方案。尤其是,其产氢压力高的特点,对解制氢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各类管件、阀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耐压水平,以及系统的流程及策略等。尤其是,在高压制氢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混合大量的水,并且需要将分离出的水循环利用,目前的气液分离方式仅能简单的实现分离,但对于分离出的大量水缺乏应对的配套方案,当水量较大时会对制氢系统造成冲击,影响系统中元器件(例如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一种稳定高效的气液分离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高压制氢过程气液分离出的大量的水对系统造成冲击,影响系统中元器件正常运转的缺陷,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纯水箱、储氢罐和气液分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水箱设有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用于监测所述缓冲水箱的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离管路上还设有盘管;所述盘管与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液体出口通过液体分离管路与氧侧出口管路连通并存在一个三通管,则所述氧侧出口管路中所述三通管与所述氧侧出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纯水箱、储氢罐和气液分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水箱设有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用于监测所述缓冲水箱的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离管路上还设有盘管;所述盘管与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液体出口通过液体分离管路与氧侧出口管路连通并存在一个三通管,则所述氧侧出口管路中所述三通管与所述氧侧出口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用于防止管路内的气液混合物回流至所述氧侧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液体出口通过液体分离管路与氧侧出口管路连通并存在一个三通管,则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荣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