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总地涉及汽车电子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汽车背光控制方案存在网络传输速率慢、线束多、不稳定、会受emc(外部存储器控制器,external memory controller)影响、延迟高以及控制器多成本高等缺点。在现有技术中,整车所有背光由统一的信号单独控制,整车全部的背光或发光部件共同点亮共同熄灭,不够智能,增加了功耗,影响了电动车续航里程。
2、此外,在汽车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下,后排会具有更多有背光效果的设计,如后排控制屏、头枕屏、后排的智能表面或氛围灯等大面积发光部件。在后排没有坐人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前排人员视野范围内的背光零部件一直点亮背光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徒增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当前模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包括设置于车辆的各所述预定区域的座椅的座椅重力传感器,所述座椅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座椅重力传感器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并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对应预定区域的所述座椅是否有人控制所述发光部件是否点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车门开启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当前模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包括设置于车辆的各所述预定区域的座椅的座椅重力传感器,所述座椅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座椅重力传感器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并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对应预定区域的所述座椅是否有人控制所述发光部件是否点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车门开启信号关联,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车门是否开启判断是否控制所述发光部件点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预定区域的环境光线的强弱的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预定区域的光强信号调节所述发光部件的亮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光电转换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光纤网络将光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一光电转换装置,所述第一光电转换装置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canfd通讯传递至所述发光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背光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检测元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光电转换装置,所述检测元件发出的电信号通过canfd通讯传递至所述第二光电转换装置,所述第二光电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炳霖,梁宏锦,钟益林,刘杰,吴春芬,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