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532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吸水型种植盆,本种植盆包括一开口容器,所述开口容器包括多个侧壁及与其相连的底部;在所述底部上设置多个入水孔;在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承载所述开口容器的轮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开口容器的底部设置入水孔,水份由入水孔进入种植盆内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同时,为预防进入种植盆内的水份过量,在其侧壁设置泄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入水孔与开口容器下方的储水器内搭设一棉条,从而利用虹吸原理,实现种植盆主动吸水供给作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吸水型种植盆
本技术涉及作物种植
,特别是一种主动吸水型种植盆。
技术介绍
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有时,也离不开其它液态的药液或养份。现在的作物种植均 采用液体被动供给型,即将作物所需的水、药液或养份经设备或人手被动的供应给作物,采 用灌溉或喷射的方式,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现有的种植盆均为一简单的开口容器,种植苗经开口处放入容器内的土壤中,在 容器的底部开设泄水孔,当从开口处供应液体时,以防过量从泄水孔流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在开口容器的底部开设入水孔、侧壁开设泄水孔,以根据作物需要调节容器内水份的量。 本技术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主动吸水型种植盆,本种植盆包括一开口容器,所述开口容器包括多个侧壁及与其相连的底部;在所述底部上设置多个入水孔;在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承载所述开口容器的轮体。 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是 在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支座,所述轮体经转轴连接于所述支座上。 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位于所述底部所处平面。 所述轮体为中凹轮。 所述轮体为偶数个,设置成相互平行的两排。 在所述底部设置积水部。 在所述侧壁上设置多个泄水孔。 在所述侧壁上设置几层泄水孔,且高度越大所述泄水孔的密度亦越大。 在所述侧壁上设置几层泄水孔,且高度趣大所述泄水孔的孔径亦越大。 在所述开口容器的下方设置储水器,一吸水棉条连接所述储水器与所述入水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开口容器的底部设置入水孔,水份由入水孔进入种植盆内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同时,为预防进入种植盆内的水份过量,在其侧壁设置泄水孔。本技术采用入水孔与开口容器下方的储水器内搭设一棉条,从而利用虹吸原理,实现种植盆主动吸水供给作物。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主动吸水型种植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种植盆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所述轮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主动吸水型种植盆,本种植盆包括一开口容器1 ,所述开口 容器1包括多个侧壁2及与其相连的底部3,该多个侧壁围设起来形成中空的、两端开口的 且具一定高度的结构,将其一端开口与底部3连接,从而形成具一定容纳空间的开口容器 1 。在所述底部3上设置多个入水孔4,该入水孔4是液体输入的通道,种植盆内作物所需液 体成份由该入水孔4进入。同时,在所述底部3的外侧设置承载所述开口容器1的轮体6, 由于采用轮体6,所以本种植盆根据需要使用推力移动,减轻完全由人体抬动所造成的体力 损耗,同时,由于采用轮体6,也适用于整个种植系统的轨道运输环节。 本技术在所述底部3的外侧设置支座7,所述轮体6经转轴10连接于所述支 座7上,当该支座7嵌设入底部3时,其转轴10的中心线刚好位于底部3所处平面。这样 制成的支座7及轮体6结构较紧凑。特别是采用的轮体6为中凹轮,当该轮体6移动时,与 其相配合为突起的导轨,使种植盆严格按照导轨的路线前进,不易发生偏移。 在本技术中,所述轮体6为偶数个,设置成相互平行的两排,同时,与该两排 轮体6相配合设置两平行导轨,轮体6需承载开口容器l,所以分两排设置的轮体6至少为 四个,或六个、八个。作物在种植盆内生长时,为了更进一步满足其吸水需要,在底部上设置 积水部,即存水微坑,以实现少量积水。 同时,以防吸水过多,造成淹苗,在侧壁2上设置泄水孔(未图示出),该泄水孔的设置方式分两种, 一种是采用分层式,按照泄水孔的垂直高度进行划分,且高度越大所述泄水孔的密度亦越大;另一种亦是分层式,同理,按照泄水孔的垂直高度进行划分,高度趣大所述泄水孔的孔径亦越大。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当开口容器内装入土壤并置入种植苗以后,在种植盆的下方设置储水器,储水器 内充入一定量的水份,将吸水棉条搭接在入水孔与水份之间,此时,由于虹吸的作用,使水 份经吸水棉条从入水孔进入种植盆内,供作物生长的需要。当吸入的水份过多时,将从侧壁 的泄水孔流出。 通过本种植盆种植作物,勿须直接喷水或撒水,便能满足作物生长对水份的需要。 本技术在开口容器的底部设置入水孔,水份由入水孔进入种植盆内以满足作 物生长需要,同时,为预防进入种植盆内的水份过量,在其侧壁设置泄水孔。本技术采 用入水孔与开口容器下方的储水器内搭设一棉条,从而利用虹吸原理,实现种植盆主动吸 水供给作物。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主动吸水型种植盆,本种植盆包括一开口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容器包括多个侧壁及与其相连的底部;在所述底部上设置多个入水孔;在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承载所述开口容器的轮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支座,所述轮体经转轴连接于所述支座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位于所述底部所处平面。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为中凹轮。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为偶数个,设置成相互平行的两排。6. 根据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设置积水部。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壁上设置多个泄水孔。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壁上设置几层泄水孔,且高度越大所述泄水孔的密度亦越大。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壁上设置几层泄水孔,且高度趣大所述泄水孔的孔径亦越大。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吸水型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容器的下方设置储水器, 一吸水棉条连接所述储水器与所述入水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主动吸水型种植盆,本种植盆包括一开口容器,所述开口容器包括多个侧壁及与其相连的底部;在所述底部上设置多个入水孔;在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承载所述开口容器的轮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开口容器的底部设置入水孔,水份由入水孔进入种植盆内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同时,为预防进入种植盆内的水份过量,在其侧壁设置泄水孔。本技术采用入水孔与开口容器下方的储水器内搭设一棉条,从而利用虹吸原理,实现种植盆主动吸水供给作物。文档编号A01G27/06GK201491560SQ200920309429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林良宪, 林观萍 申请人:深圳市行德昌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吸水型种植盆,本种植盆包括一开口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容器包括多个侧壁及与其相连的底部;在所述底部上设置多个入水孔;在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承载所述开口容器的轮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宪林观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行德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