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噬菌体,具体涉及一种溶源性噬菌体群落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在土壤中与根紧密相连的土层,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微域环境被称为根际,其中植物通过根分泌沉积物增加根际中分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而选择性地招募土壤微生物塑造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最近,人们对根际微生物群进行广泛的研究报道,揭示不同植物环境中微生物在结构、组成、动态和功能方面的普遍模式,以及微生物群在促进植物营养和生长中扮演的角色。
2、微生物类群间的跨界互作能够促进噬菌体重塑调控细菌的新陈代谢,细菌噬菌体(简称噬菌体)与宿主细菌是实现跨界互作的典型。噬菌体是一类专属性捕食活体宿主细菌而存活的生物体,在土壤、空气、水中均广泛分布,据估算其总量达到1031数量级。同时噬菌体具备裂解和溶源两种生活方式,其中溶源是指噬菌体将遗传物整合进宿主细菌的基因组中,形成一个叫做"前噬菌体"(prophage)的结构。这种整合使得噬菌体的基因组得以稳定存在于宿主细菌的基因组中,同时前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以随着细菌的繁殖一起传递。这样,溶源性噬菌体可以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源性噬菌体群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将原位土壤与缓冲液混合均匀得到土壤悬液,离心静置后取上清液,利用不同孔径大小的切向流系统分别对细菌和噬菌体群落分离:首先,上清液通过0.2 μm滤膜得到的富集液为细菌悬液,随后向细菌悬液中添加丝裂霉素C至终浓度不超过0.1 μg mL-1,室温下振荡培养,再次利用30-100 kDa的滤膜进行富集,得到溶源性噬菌体群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源性噬菌体群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土壤与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缓冲液为pH7.5的Tris - HCl,内含68 mM NaCl和10 mM 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源性噬菌体群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将原位土壤与缓冲液混合均匀得到土壤悬液,离心静置后取上清液,利用不同孔径大小的切向流系统分别对细菌和噬菌体群落分离:首先,上清液通过0.2 μm滤膜得到的富集液为细菌悬液,随后向细菌悬液中添加丝裂霉素c至终浓度不超过0.1 μg ml-1,室温下振荡培养,再次利用30-100 kda的滤膜进行富集,得到溶源性噬菌体群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源性噬菌体群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土壤与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缓冲液为ph7.5的tris - hcl,内含68 mm nacl和10 mm mgs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明,吴云玲,张文,吴雅茹,吴世茂,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