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487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44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训练机构和训练杆,训练机构上设置有滑杆、第一训练支架、第二训练支架、第三训练支架、第二调节机构和训练块;训练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滑杆具有两个并且相对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第一训练支架、第二训练支架和第三训练支架与滑杆滑动配合,第一调节机构用以调节第一训练支架、第二训练支架以及第三训练支架之间的距离;训练块具有六个并且两两相对的设置在第一训练支架、第二训练支架和第三训练支架上,训练块上设置有挡杆;训练杆设置于挡杆。本技术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解决了在训练过程中不能自由的调节康复训练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具体是涉及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上肢协调训练是指恢复上肢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对于一些由于意外或年龄增长而患有神经性疾病的患者,或者肌肉有所损伤的患者的而言,利用上肢协调训练装置进行日常训练可以大大提升其对上肢的控制力。

2、中国专利cn219333104u公开了一种上肢协调性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倾斜板和横杆,倾斜板上设置有多组安装组件,倾斜板上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挡杆,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板配合的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倾斜板的高度,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本装置进行上肢训练康复。

3、但是上述结构中,使用者调节训练的难度比较麻烦,不能在训练过程中自由的调节上肢康复训练的难度,影响了使用者进行上肢康复训练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解决了在训练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训练机构(3)和训练杆(4),其特征在于,训练机构(3)上设置有滑杆(31)、第一训练支架(32)、第二训练支架(33)、第三训练支架(34)、第二调节机构(35)和训练块(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机构(35)包括第一电动推杆(351)、第二电动推杆(352)和第三电动推杆(3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螺纹杆(211)、螺纹套(212)、轴承(213)和转杆(2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训练机构(3)和训练杆(4),其特征在于,训练机构(3)上设置有滑杆(31)、第一训练支架(32)、第二训练支架(33)、第三训练支架(34)、第二调节机构(35)和训练块(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机构(35)包括第一电动推杆(351)、第二电动推杆(352)和第三电动推杆(3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螺纹杆(211)、螺纹套(212)、轴承(213)和转杆(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复健的协调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训练支架(3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21)和第一滑槽(322),第二训练支架(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永昊张冉倪俊戎麒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京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