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新建防洪设施需要下穿既有桥梁,由于过于靠近两侧桥墩,桥梁设施变形控制严格,如何保证不影响既有桥梁长期运营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下穿施工是相关工程的关键问题。
2、对于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箱涵施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原地貌与桥梁梁板之间的净高较小,常规机械设备无法满足施工;2、两侧桥墩较箱涵较近,施工过程中发生扰动容易产生变形;3、受江水位补给作用,水位变化对施工安全影响不可忽略;4、基坑深度较深,开挖容易产生沉降;5、施工过程中桥梁交通运行无法中断;6、开挖过程中对桥梁结构产生竖向位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采用“斜坡+支护灌注桩+咬合高压旋喷桩+内撑梁型式”结合的综合施工工艺技术,在保证既有公路交通运营安全前提下满足新建工程使用需要的同时,减少基坑开挖土方量和模板工程量,解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从边线处进行放坡开挖,将坡脚范围内的土进行挖除,增大下穿既有桥梁下方的施工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先进行第一灌注桩施工,采取每次跳两根桩的方式进行跳序施工,然后进行第二灌注桩和第三灌注桩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从边线处进行放坡开挖,将坡脚范围内的土进行挖除,增大下穿既有桥梁下方的施工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先进行第一灌注桩施工,采取每次跳两根桩的方式进行跳序施工,然后进行第二灌注桩和第三灌注桩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注桩钢筋笼采用分节制作,每节4m,钻孔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笼安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第一灌注桩强度达到80%后,采用双管法进行高压旋喷桩6施工,水泥掺量为20%,高压水泥浆的压力不小于25mpa,流量不小于70l/min,气流压力不小于0.6mpa,提升速度为0.1m/min~0.2m/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内下穿既有桥梁的支护结构与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第一灌注桩、第二灌注桩、第三灌注桩和高压旋喷桩强度达到100%后,采用人工和机械作业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土方分层开挖,开挖至第一灌注桩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操,王雷,李广,王鹏,程浩林,乔大宽,陈龙,朱成成,陈乾,路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