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环装置和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335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3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环装置和机器人。灯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置槽;发光件,发光件呈环状,环状的发光件设置在容置槽中;反光罩,反光罩设置在容置槽中且位于发光件的出光侧,反光罩至少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反射环和第二反射环,发光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反射环和第二反射环之间;透光环,透光环盖设在容置槽的槽口处且透光环与发光件对应设置。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灯环装置存在出光均匀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灯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环装置和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目前,用于指示、提示作用的灯环装置由于其良好的提示作用被应用在各种各样的设备上。例如:大多数机器人上就设有灯环装置,通过灯环装置亮不同颜色来显示机器人的不同工作状态。现有的机器人用灯环装置多数位于机器人的关节末端,当机器人处于某些姿态时,灯环装置容易被遮挡,不利于用户观察灯环装置的状态。而且,目前应用在机器人上的灯环装置大多数出光不均匀,靠近灯珠位置亮度很高,比较刺眼,远离灯珠位置亮度较低,明暗相间,从而使得用户感受度不佳,影响用户体验。

2、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灯环装置存在出光均匀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环装置和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灯环装置存在出光均匀性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灯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置槽;发光件,发光件呈环状,环状的发光件设置在容置槽中;反光罩,反光罩设置在容置槽中且位于发光件的出光侧,反光罩至少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环(31)和所述第二反射环(32)均沿远离所述发光件(20)的方向进行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射环(31)与所述第二反射环(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反射环(31)朝向所述第二反射环(32)的一侧具有第一反射面(311),所述第二反射环(32)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环(31)的一侧具有第二反射面(321),所述第一反射面(31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21)均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环装置还包括反光层,所述第一反射面(31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环(31)和所述第二反射环(32)均沿远离所述发光件(20)的方向进行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射环(31)与所述第二反射环(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反射环(31)朝向所述第二反射环(32)的一侧具有第一反射面(311),所述第二反射环(32)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环(31)的一侧具有第二反射面(321),所述第一反射面(31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21)均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环装置还包括反光层,所述第一反射面(31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21)上均设置有所述反光层;和/或所述透光环(50)的内环面上设置有所述反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30)还包括罩底部(33),所述罩底部(33)呈环状,所述第一反射环(31)和所述第二反射环(32)朝向所述发光件(20)的一侧通过所述罩底部(33)连接,所述罩底部(33)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环(31)和所述第二反射环(32)远离所述透光环(5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底部(33)包括多个通孔(331),多个所述通孔(331)间隔设置,所述发光件(20)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通孔(331)向所述第一反射环(31)和所述第二反射环(32)之间的空间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环装置还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洋李顺冲邓江海檀志理
申请(专利权)人: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