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书林专利>正文

一种特种野猪的培育方法及配套饲养技术技术

技术编号:436237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种野猪的培育方法及配套饲养技术,属于畜牧工业化生产领域。该特种野猪培育方法是:分别以野猪为父本、淮猪为母本或以淮猪为父本、野猪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基础群,经过5个世代的闭锁选育,可得到含50%野猪血统的特种野猪;以野猪为父本、野淮杂交猪为母本或野淮杂交猪为父本、野猪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基础群,经过5个世代的闭锁选育,可得到含75%野猪血统的特种野猪。特种野猪以无公害的玉米、土豆、胡萝卜、豆渣等农副产品为原料配制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由黄芪、丁香、肉桂、豆蔻、金银花、黄柏、马齿苋、牡丹皮、艾叶、石榴皮、绿豆、板蓝根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可有效抵抗疾病、改善肉质,生产无公害优质特种野猪肉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淮猪和野猪血统的特种野猪的培育方法及配套饲养技术,属 于畜牧工业化生产领域。采用该方法,可培育出含50%野猪血统、50%淮猪血统的特种野猪 及含75%野猪血统、25%淮猪血统的特种野猪,同时,结合无公害饲料及中草药添加剂的饲 用,所生产的无公害优质特种野猪肉产品可供直接烹调食用或深加工食用。
技术介绍
野猪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偶蹄目,猪科,猪属,是家猪的祖先。世界上的野猪分为欧 洲野猪和亚洲野猪,野猪的染色体数(2η)在36 38之间,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我国主 要有华南野猪、台湾野猪、华北野猪、东北白胸野猪和矮野猪等亚种分布,形成了极为丰富 的遗传资源。鉴于野猪生态、生存空间日渐减少,现存数量不足以满足人们对野味的需求, 加之野猪某些特殊性状和特征,促发了人们对野猪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兴趣。野猪肉风味独特,瘦肉率高,特别是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的肉质更是肉味鲜美, 既不同于家猪脂肪含量过高、肉质肥厚、口感差的特点,也少有纯野猪的肉质粗糙、皮厚、土 腥味重的缺点。野猪及与家猪的杂交后代的肉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但在同样体重时,野 猪的瘦肉多,比家猪高6个 8个百分点,胴体瘦肉率最高可达85%,板油少,背膘薄,是 一种较高质量的动物蛋白。而且,野猪肉及与家猪的杂交后代的肉剪切力小,只有家猪的 50% 67%,比家猪肉嫩,同时又有一定野味,口感很好。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且其中必 需脂肪酸抓亚油酸的含量是家猪的2倍 3倍。据医学研究证明,亚油酸是目前最重要的人 体必需脂肪酸,所以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野猪肉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育, 具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疾病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绿色保健食PΡΠ O野猪的皮肤较厚,制成的皮革坚硬耐用;毛具有独特的毛色,而且鬃毛长而坚挺, 是制作毛刷的上好原料;骨既可加工制骨粉,也可利用野猪骨骼制成营养保健酒类、饮料 类;同时对野猪的开发利用也可减少其糟蹋庄稼、危害幼林、袭击人类等有害影响。现代家猪疾病种类繁多,仔猪腹泻、猪瘟、蓝耳病、猪流感等极大的影响了养猪业 的发展,而野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成年野猪极少患病,因此对野猪的抗病机理进行研究 并通过杂交繁育改善猪的抗病能力,对现代养猪业健康发展也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淮猪是我国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主要分布于苏北、 鲁南、豫东和皖北等地。淮猪被毛黑色,体形紧凑,四肢粗,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 强、性成熟早、产仔率高、杂交优势明显等优点,是我国新淮猪的培育亲本,也是培育其它猪 种的良好素材,在中国猪系中属多产品系。淮猪的特点是繁殖性能好、性成熟早,母猪初情期平均为77. 3d,体重13kg 16kg,发情周期平均为23. 4d,发情持续期2d 5d,母猪乳头数7 10对。公猪配种年龄 为6月龄,母猪配种年龄为6月龄 8月龄,母猪妊娠期113. 5d,仔猪初生均重0. 81kg。45d断奶平均体重8. 32kg,窝重101. 7kg ;淮猪肥育性能好,6月龄屠宰,屠宰率达67. 8%,日增 重327g,胴体瘦肉率44. 46%,料重比为3. 34。8月龄屠宰体重可达80kg,屠宰率70% 72%,平均日增重387g,胴体瘦肉率42%,料重比为3. 66。 淮猪肉质好,肉色鲜红,肌纤维紧密,肌内脂肪高。据1984年史料记载,对8头210 日龄、体重78kg 82kg的育肥淮猪进行肉质测定,肌内粗脂肪11. 71%,蛋白质22. 78%, 水分64. 24 %。2006年8月1日,选择2006年5月中旬出生、体重相近的长淮、大淮和2006年 4月中旬出生、体重相近的纯种淮猪,共3个组合,每组4头,前两个杂交组合试验期100d, 淮猪的试验期140d。屠宰测定结果表明,3组猪的肉质性状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肉质优 良,未发现有PSE或DFD等劣质肉。最新试验结果表明,淮猪在24kg 77kg体重阶段,日 增重约380g,料重比4. 54,胴体瘦肉率45%,6肋 7肋背膘厚3. 8cm,肉色鲜红,肌内脂肪 4. 85%,系水力62. 16%,肉质优良。此外,淮猪生命力强,耐粗饲、抗寒,对当地环境的适应 能力强。野猪既可以直接驯养食用,也可以利用经人工驯化的优良野猪与优良瘦肉型猪或 地方良种猪杂交生产野家杂交猪(通常称为特种野猪)。特种野猪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 习性介于家猪与野猪之间,具有野猪和家猪的双重优点。它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 强,野味浓厚的优点,又克服了母野猪仅在秋末冬初发情和人工圈养后不易发情等缺点,使 之能正常饲养繁殖,同时具有产仔率高、肉质好、抗病力强、耐粗饲、易饲养、效益高等优点。野猪具有抗病力强、瘦肉率高、易饲养、对精饲料要求不高的优点,但具胆小怕惊、 喜静喜暗、性成熟较晚、产仔数少的缺点;而淮猪具有繁殖性能好、性成熟早、肥育性能好、 肉质好、耐粗饲、抗寒、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以与野猪取长补短,互为补充。 因此,利用野猪和淮猪资源,培育特种野猪,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猪种的优良性状,克服野 生野猪肉质干粗、皮厚、繁殖率低、生长慢,个体小、晚熟等缺陷,打破野生野猪季节性发情、 年产1胎、每胎仅4头 6头的低产缺陷,培育出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新品 特种野猪,如同时结合健康养殖技术,可提高特种野猪养殖效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经 济、社会效益,是野猪开发和淮猪发展的良好出路。在特种野猪的培育中,适当的野猪血统含量非常重要。根据杂交方式的不同,其所 含纯种野猪的血缘有100%、75%、50%、25%等多种不同纯度,根据饲养情况和市场反馈, 养殖时以选择75%、50%纯度的杂交野猪为最好,如果纯度过高其生产速度极慢、产仔数 少、难饲养,纯度低于25%的杂交野猪外形、抗病力、耐粗饲、瘦肉率、营养成分等方面与家 猪较为接近,饲养价值低。同时,培育的特种野猪还要杂种优势性状稳定、不易退化改变,才 能在以后的大规模生产中获得稳定的生产性能。正是据于这样的考虑,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特 种野猪的培育方法,采取合适的杂交方式、建立基础群并经过5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闭锁选 育培育特种野猪,采用该方法能培育出生产性能好、肉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含50%野猪血 统、50%淮猪血统的特种野猪及含75%野猪血统、25%淮猪血统的特种野猪。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获得含有适当的野猪血统和淮猪血统、生产性能好、肉品质优良且性状稳定 的特种野猪,并能生产出无公害的优质野猪肉产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特种野猪的培育方法 及配套饲养技术。该培育方法以淮猪(包括淮猪和新淮猪)和野猪(包括华南野猪、台湾野猪、华北野猪、东北白胸野猪和矮野猪)为血统来源,经过5个世代的杂交、选育,获得含 50%的野猪血统、50%淮猪血统的特种野猪及含75%野猪血统、25%的淮猪血统的特种野 猪。同时根据特种野猪的营养需要制定饲养标准,以无公害的玉米、土豆、红薯、胡萝卜、花 生、大豆、豆渣、果蔬渣等农副产品为原料配制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生产无 公害特种野猪肉产品。(1)含50%野猪血统、50%淮猪血统的特种野猪培育方法选择野猪特征明显、体格健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淮猪和野猪血统的特种野猪的培育方法,分别以野猪为父本、淮猪为母本和以淮猪为父本、野猪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基础群,经过5个世代的闭锁选育,得到含50%野猪血统的特种野猪;以野猪为父本、野淮杂交猪为母本或野淮杂交猪为父本、野猪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基础群,经过5个世代的闭锁选育,得到含75%野猪血统的特种野猪;根据特种野猪的营养需要制定饲养标准,以无公害的农副产品为原料配制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生产无公害特种野猪肉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书林于加龙
申请(专利权)人:袁书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