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227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顶端开设有限位连接槽,所述限位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两端均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设置在限位连接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活动叶板。该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在传统的单折流板叶片的拐角处增加翘片,并且在不改变通量的状态下,通过将叶片分为上下两块的交叠状态,从而使得阻截液滴的面积增加,除沫效率也相应提升,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装置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滤网,且滤网通过第二紧固螺栓与固定框架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既可以避免活动叶板受到磨损,又不会影响活动叶板的安装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捕雾器,具体为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相碰撞而被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

2、捕雾器通常使用在塔的气相出口出,为了除去气流中夹带的液滴,以截留和吸附的方式将液滴凝聚在一起顺着叶片回流,以往捕雾器可以使用在管道内加入一段填料或者丝网除沫器来达到除沫的作用。但是,丝网除沫器和填料的压降较高,在处理部分夹带大颗粒液滴和粘度较高易结团的相态中,容易堵塞,不方便清洗和更换,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丝网除沫器和填料的压降较高,在处理部分夹带大颗粒液滴和粘度较高易结团的相态中,容易堵塞,不方便清洗和更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包括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顶端开设有限位连接槽(2),所述限位连接槽(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板(3),所述固定连接板(3)的两端均连接有活动块(4),且活动块(4)设置在限位连接槽(2)的内部,所述活动块(4)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螺母(5),所述固定连接板(3)的底面设置有活动叶板(6),所述活动叶板(6)的两端连接有翘片(7),所述活动叶板(6)之间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8),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框架(9),所述固定框架(9)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0),所述滤网(10)与固定框架(9)之间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顶端开设有限位连接槽(2),所述限位连接槽(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板(3),所述固定连接板(3)的两端均连接有活动块(4),且活动块(4)设置在限位连接槽(2)的内部,所述活动块(4)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螺母(5),所述固定连接板(3)的底面设置有活动叶板(6),所述活动叶板(6)的两端连接有翘片(7),所述活动叶板(6)之间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8),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框架(9),所述固定框架(9)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0),所述滤网(10)与固定框架(9)之间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1),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面设置有固定套筒(12),所述固定套筒(12)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底座(14),所述连接底座(14)的顶端与固定套筒(12)内部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捕雾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槽(2)对称开设在装置外壳(1)内部的顶端,且限位连接槽(2)与装置外壳(1)之间为贯穿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3)均匀分布在装置外壳(1)内部的顶端,所述活动块(4)的形状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长萍李江民陈赣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萍乡市迪尔化工填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