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尤其涉及种用于偏心对接柱的补强结构、补强系统及偏心对接柱的整改方法。
技术介绍
1、多层建筑采用钢结构时,多层钢结构柱之间一般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焊接前一般采用吊装的方式将上节柱与下节柱进行对位。
2、由于施工的误差累计,会导致最上层的钢柱对节点发生错位。当错位的距离过大,不仅会使钢柱间的缝隙过大从而导致焊接难度增大,同时也会使钢柱整体的中心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柱体偏心受力,影响结构稳定性。
3、现有的处理方式一般为加大上节柱与下节柱连接处的焊缝宽度,但当钢柱的边长超过500mm时,会影响焊缝的均匀性与完整性。
4、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钢柱对接处因施工误差发生偏移导致的焊接难度大、柱体偏心受力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种用于偏心对接柱的补强结构、补强系统及偏心对接柱的整改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钢柱对接处因施工误差发生偏移导致的焊接难度大、柱体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偏心对接柱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单元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单元还包括:
7.一种用于偏心对接柱的补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强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偏心对接柱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单元还包括: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琼望,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