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侧壁夹摁式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55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8
本技术设计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侧壁夹摁式排种器,所述取种指夹的转动部的外端面为半圆形结构;取种部的顶面设有导夹种弧面、夹种凹槽、挡种部,取种部的左端面与底面连接处设有平滑过渡弧段、平滑阻流斜段;导夹种弧面以紧邻夹种凹槽的一侧高,远离夹种凹槽的一侧低,贴近底盘的一侧低,远离底盘的一侧高的方式设置;挡种部包括挡种立面、设置在挡种立面上向转动部一侧倾斜的稳种斜面,稳种斜面与转动部的顶面连接。该取种指夹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种粒流动过程中种面的最高上限,避免种粒从侧排种口排出;且在不安装防夹块的情况下也能避免夹籽,对于大、中、小玉米或黄豆种粒均可保持种子的稳定性,实现高精度精量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播种机,具体涉及一种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及侧壁夹摁式排种器。


技术介绍

1、侧壁夹摁式排种器采用侧壁夹摁式取种结构,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对大部分种粒的精量播种,同时还能长期正常工作,真正实现了机械式精量播种。该结构精量播种的关键在于指夹结构,虽然现有指夹结构能够实现对大部分种粒的精量播种,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空籽或双籽的情况。

2、中国专利cn 206620449 u公开了一种单边夹持式穴播器用取种夹块,该取种夹块在种块体的左下部设有导入弧面,种子通过导入弧面进入夹种凹槽与穴播器种盖侧圈之间形成的空腔,取种及种子的保持更加稳定、可靠。但该取种夹块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取种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排种器内的种粒流动过大,当超过最高上限时会从侧排种口排出,导致出现多籽情况;(2)取种夹块右上部容易夹籽,夹的籽从排种口排出会导致出现多籽情况,因此需要额外安装防夹块方能解决夹籽问题;(3)夹种凹槽与挡种台处设计不够合理,当播种大粒玉米种子时,种子的稳定性差,容易出现空籽的情况。</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包括指夹本体,所述指夹本体与排种器的底盘连接的一端为转动部,与取种组件的连杆连接的一端为取种部,所述转动部上设有铰轴孔,所述取种部上设有连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的外端面为半圆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夹本体上加工有盲孔或通孔,所述盲孔或通孔用于防止指夹本体变形,设置在连杆孔与铰轴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夹种弧面贴近底盘侧的左端点与取种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H1控制为7.12mm,导夹种弧面的倾斜角α为14.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包括指夹本体,所述指夹本体与排种器的底盘连接的一端为转动部,与取种组件的连杆连接的一端为取种部,所述转动部上设有铰轴孔,所述取种部上设有连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的外端面为半圆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夹本体上加工有盲孔或通孔,所述盲孔或通孔用于防止指夹本体变形,设置在连杆孔与铰轴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壁夹摁式排种器用取种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夹种弧面贴近底盘侧的左端点与取种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h1控制为7.12mm,导夹种弧面的倾斜角α为14.53°;导夹种弧面贴近底盘侧的弧线的长度为11.7mm,曲率为74.5;导夹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力赵永辉王东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东北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