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桥专利>正文

一种材料表面超疏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50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材料表面超疏油结构,其包括材料表面由精加工形成的纵向微细条纹、横向微细条纹,所述纵向微细条纹与横向微细条纹相互交错而形成材料表面微小突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的浸润性,使材料与油的接触角大于150°,在低中速运动时可以大大降低油与材料表面的摩擦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输油管、液压缸等领域,可以有效降低油在流动过程中与管内壁或液压缸筒内壁摩擦产生的能量损耗以及因能量损耗而产生的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材料表面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材料表面超疏油结构
技术介绍
固体材料表面对流体的亲疏会直接影响到两者介面间力的相互作用,在原油等液体的输 送过程中,这种摩擦作用会大大增大原油与管壁、原油内部的剪切作用,从而造成大量的能 量损耗。据统计,这种损耗占输送总能量的50-60%。荷叶表面的"自清洁"效应是一种典型的表面疏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荷叶的疏水性主要是由荷叶表面上的微米级乳突 以及表面蜡状物质两重作用决定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大水滴与荷叶表面的接触角(大 于150° )。疏油性跟疏水性一样,主要取决于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与化学成份,然而,对 于疏油性、疏水性缺乏的现有材料而言,只有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结构来改善材料的疏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材料表面对流体的亲疏性,而提供一种材料表面超疏油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材料表面由精加工形成的纵向微细条纹、横向微细条纹, 所述纵向微细条纹与横向微细条纹相互交错而形成材料表面微小突起。 微细条纹的宽度为l-2微米。 微细条纹的间距《10微米。 条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材料表面超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表面由精加工形成的纵向微细条纹和横向微细条纹,所述纵向微细条纹与横向微细条纹相互交错而形成材料表面微小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广胜刘跃军江太君石璞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