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32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板连接方式,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墙板的连接方式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在使用时装配不够平滑,尤其在建造房屋时不容易与龙骨装配,难以建造多层的房屋,并且容易导致地面渗水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墙板连接而成的矩形空间,墙板内部设有复合层,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天龙骨与地龙骨,天龙骨与地龙骨的断面为“U”型,其包覆在墙板的上下两端;天龙骨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钢,“U”型钢的开口朝内并且其一条侧边与天龙骨连接,另一条侧边与上一层的隔板连接;对称设置的两条“U”型钢之间连接有底层托梁,底层托梁上部架设隔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板连接方式,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保温墙体一类板材,都是用铁板、彩钢板等做面板,用珍珠岩、炉渣、岩棉等做芯料,经胶接复合制成。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结构疏松密度小强度低、抗腐蚀抗寒阻燃性能差、安装工艺复杂、使用寿命短等不足。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密封插接式保温板材连接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571847Y):其包括左暗插式法兰、右暗插式法兰、上暗插式卡条和下暗插式卡条,左、右暗插式法兰呈左右对称,暗插式法兰分为内端和外端两部分,外端设有与保温板材接口端相插接的外插槽,内端由一分隔件将其内部空间分为上卡槽、下卡槽及密封材料填装槽,其中上卡槽呈"L"形、下卡槽呈倒"L"形,上卡槽与下卡槽对称;上、下暗插式卡条呈上、下对称,上、下暗插式卡条分别插入左、右暗插式法兰的上、下卡槽内卡接配合,将左、右暗插式法兰连接;左、右暗插式法兰的密封材料填装槽;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但这种保温板的连接方式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在使用时装配不够平滑,尤其在建造房屋时不容易与龙骨装配,难以建造多层的房屋,并且容易导致地面渗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墙板的连接方式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在使用时装配不够平滑,尤其在建造房屋时不容易与龙骨装配,难以建造多层的房屋,并且容易导致地面渗水等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技术的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包括由墙板连接而成的矩形空间,墙板内部设有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天龙骨与地龙骨,天龙骨与地龙骨的断面为"U"型,其包覆在墙板的上下两端沃龙骨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钢,"U"型钢的开口朝内并且其一条侧边与天龙骨连接,另一条侧边与上一层的隔板连接;对称设置的两条"U"型钢之间连接有底层托梁,底层托梁上部架设隔板。墙板内部的复合层为防火保暖型的复合材料制成,墙板内部也可以穿接钢管用来防盗,墙板之间可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并且连接部位注有密封胶。墙板连接形成矩形空间,其上下端的天龙骨与地龙骨也各自围成矩形空间,天龙骨与地龙骨都为长条形,其各设四根连接在矩形空间的上下的端。"U"型钢的宽度大于天龙骨、地龙骨的宽度,"U"型钢的两侧侧边的宽度与天龙骨、地龙骨整体宽度相适应,这样在装配时,"U"型钢的侧边可装配在天龙骨上。位于天龙骨上部的侧边可以通过螺钉与隔板连接在一起,隔板可以是定向刨花板,隔板的四周可通过螺钉连接上一层的地龙骨,这样一层层地搭建上去。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层托梁的断面为"U"型,其两端都连接在"U"型钢的内表面,并且底层托梁的两条侧边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天龙骨和底层托梁上都可以开孔,便于穿接钢筋条。加强筋为多根,可以加强底层托梁的强度,防止其因为过渡承重而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的天龙骨与地龙骨的两条侧边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墙板的上下端固定在一起。连接件可以是螺钉,龙骨与墙板上都可以开有多个相配合的螺孔,便于插入螺钉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龙骨的上表面设有化学锚栓,化学锚栓插接在复合层内部。墙板安装在龙骨上后,化学锚栓插接在复合层内,防止墙板移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龙骨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连接块,化学锚栓穿过连接块后向上伸出。连接块可以方便其与复合层固定在一起,并且拆装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最底层的地龙骨的下表面连接有防水膜层,可以防止地面渗水现象的发生。 因此,本技术具有复合墙板的连接方式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并且在使用时装配比较平滑,在建造房屋时与龙骨之间可以随意拆装,能够方便快速地建造多层的房屋,并且在地龙骨下表面添加防水膜层,防止地面渗水,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地龙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墙板1、复合层2、天龙骨3、地龙骨4、"U"型钢5、隔板6、底层托梁7、加强筋8、连接件9、化学锚栓10、连接块11、防水膜层12、混凝土地基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如图1,由多块墙板1围成的矩形空间,墙板的内部设有复合层2。墙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有断面为"U"型的天龙骨3与地龙骨4。如图2,地龙骨4的上表面设有化学锚栓IO,地龙骨4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连接块11 ,化学锚栓10穿过连接块后向上伸出,化学锚栓上端插接在复合层2内部,地龙骨上的化学锚栓预埋在混凝土地基13内,并且地龙骨4的下表面连接有防水膜层12。四根地龙骨、四根天龙骨也围成矩形空间,天龙骨3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钢5,"U"型钢的开口朝内并且其一条侧边与第一层的天龙骨3连接,另一条侧边与上一层的隔板6连接。对称设置的两条"U"型钢5之间连接有断面为"U"型的底层托梁7,底层托梁的两端都连接在"U"型钢5的内表面,并且底层托梁7的两条侧边之间连接有加强筋8。底层托梁上部架设隔板6,隔板的四周通过螺钉连接上一层的地龙骨4。 使用时,将墙板1插在地龙骨4内表面的化学锚栓10上,然后通过连接件9将天龙骨3、地龙骨4的两条侧边与墙板1固定完成第一层的安装。在第一层的天龙天龙骨3上安装"U"型钢5,"U"型钢5组成矩形框架,在对称设置的两条"U"型钢之间安装好底层托梁7,底层托梁上部架设隔板6,再在隔板6的四周安装上天龙骨3、地龙骨4以及墙板即可完成第二层的安装。如此类推,可以建造多层墙板。权利要求一种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包括由墙板(1)连接而成的矩形空间,墙板内部设有复合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天龙骨(3)与地龙骨(4),天龙骨(3)与地龙骨(4)的断面为“U”型,其包覆在墙板(1)的上下两端;天龙骨(3)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钢(5),“U”型钢的开口朝内并且其一条侧边与天龙骨(3)连接,另一条侧边与上一层的隔板(6)连接;对称设置的两条“U”型钢(5)之间连接有底层托梁(7),底层托梁上部架设隔板(6)。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托梁(7)的断面为"U"型,其两端都连接在"U"型钢(5)的内表面,并且底层托梁(7)的两条侧边之间连接有加强筋(8)。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龙骨(3)与地龙骨(4)的两条侧边分别通过连接件(9)与墙板(1)的上下端固定在一起。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龙骨(4)的上表面设有化学锚栓(IO),化学锚栓插接在复合层(2)内部。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龙骨(4)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连接块(ll),化学锚栓(10)穿过连接块后向上伸出。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墙板龙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底层的地龙骨(4)的下表面连接有防水膜层(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墙板连接方式,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墙板的连接方式过于复杂,制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复合墙板连接机构,包括由墙板(1)连接而成的矩形空间,墙板内部设有复合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天龙骨(3)与地龙骨(4),天龙骨(3)与地龙骨(4)的断面为“U”型,其包覆在墙板(1)的上下两端;天龙骨(3)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钢(5),“U”型钢的开口朝内并且其一条侧边与天龙骨(3)连接,另一条侧边与上一层的隔板(6)连接;对称设置的两条“U”型钢(5)之间连接有底层托梁(7),底层托梁上部架设隔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根丁成章徐金婓陈治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泰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