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6121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入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包括微米纤维经编支撑骨架、纳米纤维和多孔基质;所述微米纤维经编支撑骨架为经编网片;所述纳米纤维附着在所述经编网片两侧,并穿插于所述经编网片的孔隙中;所述多孔基质包裹在所述经编网片上和纳米纤维上,并填充于所述经编网片与纳米纤维的孔隙中;所述多孔基质包括天然多糖和蛋白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提供匹配的力学支撑,制备工艺简单,且安全无毒,在腹壁疝修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入类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疝气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组织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时刻甚至可危及生命安全。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临床修复疝气的有效方式,借助这种方式可有效降低术后的疼痛及易复发等缺点。作为一种应用于腹腔内的组织修复补片,应同时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可调节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血管化以及有助于细胞和组织生长的特点。

2、天然细胞外基质(ecm)是一种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纤维网络结构,其微观形貌由丰富的三维微-纳米结构组成,所述三维微-纳米结构能够影响人体细胞的形态、增殖和分化,参与人体细胞的迁移。研究表明,人体细胞能够响应微-纳米结构的形貌特征,人体细胞的丝状伪足能够识别几十纳米的形貌特征,为人体细胞迁移、增值和分化提供物理引导信号,促进组织细胞的新生和血管生长。因此,合适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在腹壁疝修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现有技术中的聚丙烯疝修补网片因其良好的理化和生物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米纤维经编支撑骨架、纳米纤维和多孔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纤维经编支撑骨架的质量占比为80~95%,所述纳米纤维的质量占比为2~8%,多孔基质为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网片由基材纺织而成;所述的基材包括聚丙烯单丝、聚四氟乙烯单丝、聚羟基乙酸单丝、聚乳酸单丝、聚己内酯单丝和丝素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材的直径为20~1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米纤维经编支撑骨架、纳米纤维和多孔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纤维经编支撑骨架的质量占比为80~95%,所述纳米纤维的质量占比为2~8%,多孔基质为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网片由基材纺织而成;所述的基材包括聚丙烯单丝、聚四氟乙烯单丝、聚羟基乙酸单丝、聚乳酸单丝、聚己内酯单丝和丝素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材的直径为20~1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为纤维素纳米纤维和/或蚕丝纳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网片的厚度为100~300μm,孔径为200~500μm,面密度为20~90g/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分级结构纤维基复合补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迎吕汪洋蔡培赵洪石陈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