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丽萍专利>正文

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096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竖设于一旁侧的炉体和设于另一侧的下部与炉体相通的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腔设有底侧炉箅和置于底侧炉箅之上的上层炉箅,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上部构成第一燃烧室,并与上方的进料斗相通,第一燃烧室外侧壁上设有上炉门,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下部构成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外侧壁设有下炉门,第二燃烧室与炉体烟道相邻侧壁上设有烟气通口,以使烟气与设于烟道体内的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后,经烟道外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燃料燃烧效率高,消烟除尘性能好,有害气体和灰尘排放低,并且同时能克服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易产生焦油的问题,环保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本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适用于需要蒸汽的场合和设备。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使一种产生水蒸气的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制衣厂蒸汽熨斗、压平机加 热、室内取暖、饮食、娱乐和单位食堂等需要蒸汽的场合,但是由于发生器内部燃料燃烧不 充分,既导致燃料的浪费,又容易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与灰尘,并且随着当前不可 再生能源的越来越少,发生器的燃料来源也越来越少,这些都一直限制着蒸汽发生器的发 展。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技术的研究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有效提升蒸汽发 生器能源利用率和环保性。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竖设于 一旁侧的炉体和设于另一侧的下部与炉体相通的烟道,所述炉体内腔设有底侧炉箅和置于 底侧炉箅之上的上层炉箅,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上部构成第一燃烧室,并与上方的进料斗 相通,第一燃烧室外侧壁上设有上炉门,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下部构成第二燃烧室,第二燃 烧室外侧壁设有下炉门,第二燃烧室与炉体烟道相邻侧壁上设有烟气通口,以使烟气与设 于烟道体内的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后,经烟道外排。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和与水箱相连通的吸热管网,及连接在上部的蒸汽输出 控制阀。所述吸热管网中的纵向吸热管段周部上设有向下斜的翅片。所述水箱上设有用以控制供水泵工作的水位控制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有安全泄压阀本技术燃料燃烧效率高,消烟除尘性能好,有害气体和灰尘排放低,并且同时 能克服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易产生焦油的问题,环保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主视图图2为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左视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其中1_烟囱2-蒸汽阀3-控制柜4-保温及外包装5-水位表6_给水泵 7_底座8-燃烧室9-清灰门10-中炉门11-上炉门12-水箱13-燃料仓14-压 力控制器15-安全阀16-上炉排17-下炉排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竖设于一旁侧的炉体和3设于另一侧的下部与炉体相通的烟道,所述炉体内腔设有底侧炉箅和置于底侧炉箅之上的 上层炉箅,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上部构成第一燃烧室,并与上方的进料斗相通,第一燃烧室 外侧壁上设有上炉门,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下部构成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外侧壁设有 下炉门,第二燃烧室与炉体烟道相邻侧壁上设有烟气通口,以使烟气与设于烟道体内的蒸 汽发生器热交换后,经烟道外排。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和与水箱相连通的吸热管网,及连接在上部的蒸汽输出 控制阀。所述吸热管网中的纵向吸热管段周部上设有向下斜的翅片。所述水箱上设有用以控制供水泵工作的水位控制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有安全泄压阀。燃烧及烟气流程生物质颗粒燃料从序号13燃料仓加入,进入序号16上炉排,炉 排倾斜一角度,有利于生物质颗粒向炉排前部堆积。打开序号11上炉门点火后关闭,调节 炉门上通风孔隙(炉门上设置有可调节通风孔)。随着上炉排的生物质燃料的不断燃烧燃 尽,上炉排上的逐渐变小的炽热的生物质颗粒从上炉排掉落至下炉排继续燃烧及燃尽。随 着上炉排上生物质燃料的减少,序号13燃料仓的新颗粒燃料由于重力的作用不断地自动 补充到上炉排。少量空气从序号11上炉门的通风孔进来后参与上炉排上燃料的燃烧,颗粒 燃料自下而上地经过加热、干燥、挥发份析出、着火燃烧。燃烧产物及部分未燃烧的挥发份 穿过高温的上炉排燃料层中的氧化层、还原层向下流动至炉排下部燃烧室继续燃烧。下部炉膛燃烧不足的空气则可由下炉门上的调节通风孔供给。下炉排燃尽后的灰 渣则由最下层的序号9清灰门清理出来,清灰门采用抽屉式结构,操作极其简单方便。上炉排燃料燃烧的烟气与下炉排燃烧的高温烟气汇合在一起从右边的烟气出口 进入蒸汽发生器本体下部在向上流动,进一步冲刷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上焊有独特的V形 导流板,引导烟气成双“S”形均勻冲刷对流管束及集箱,加强烟气扰动,提高传统的锅炉受 热面传热效果1倍以上。最后从烟 排放。权利要求一种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竖设于一旁侧的炉体和设于另一侧的下部与炉体相通的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腔设有底侧炉箅和置于底侧炉箅之上的上层炉箅,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上部构成第一燃烧室,并与上方的进料斗相通,第一燃烧室外侧壁上设有上炉门,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下部构成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外侧壁设有下炉门,第二燃烧室与炉体烟道相邻侧壁上设有烟气通口,以使烟气与设于烟道体内的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后,经烟道外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水 箱和与水箱相连通的吸热管网,及连接在上部的蒸汽输出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网中的纵向 吸热管段周部上设有向下斜的翅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有用以控 制供水泵工作的水位控制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有 安全泄压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竖设于一旁侧的炉体和设于另一侧的下部与炉体相通的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腔设有底侧炉箅和置于底侧炉箅之上的上层炉箅,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上部构成第一燃烧室,并与上方的进料斗相通,第一燃烧室外侧壁上设有上炉门,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下部构成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外侧壁设有下炉门,第二燃烧室与炉体烟道相邻侧壁上设有烟气通口,以使烟气与设于烟道体内的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后,经烟道外排。本技术燃料燃烧效率高,消烟除尘性能好,有害气体和灰尘排放低,并且同时能克服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易产生焦油的问题,环保效益显著。文档编号F22B31/08GK201666567SQ20092030501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徐桢, 蔡丽萍 申请人:蔡丽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包括位于竖设于一旁侧的炉体和设于另一侧的下部与炉体相通的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腔设有底侧炉箅和置于底侧炉箅之上的上层炉箅,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上部构成第一燃烧室,并与上方的进料斗相通,第一燃烧室外侧壁上设有上炉门,所述上层炉箅与炉体下部构成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外侧壁设有下炉门,第二燃烧室与炉体烟道相邻侧壁上设有烟气通口,以使烟气与设于烟道体内的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后,经烟道外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桢蔡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蔡丽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