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晓光专利>正文

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077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呈双筒形,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一个切线方向连接上连廊,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另一切线方向连接下连廊,楼体主体结构设有两圈立柱,沿立柱环向设有螺旋形楼板,在螺旋形楼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螺旋轨道,所述螺旋轨道自甲楼底部至顶部、沿上连廊、自乙楼顶部至底部、最后沿下连廊回到甲楼底部,形成闭环运行线路,螺旋轨道侧向挂接移动房间,移动房间沿螺旋轨道在甲乙两楼之间作流转回旋移动,沿建筑物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双塔建筑中流转360°观看各方位和各高度景色的问题,移动房间在建筑物底部或顶部位置不用变轨,可无限制进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旅游观光建筑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塔形建筑物。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塔形建筑物之间鲜有联接,更无让游客在两楼之间观景、并沿楼体盘旋上下的 功能。现有的旋转建筑包括顶楼水平旋转餐厅、带水平旋转观景台的建筑物等,游客只能在 同一高度水平旋转,观景视野有限、景观重复,不能观看各个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景色。现有 的螺旋形建筑物有螺旋形车库,螺线形的车道供车辆盘旋上下,无游览观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旨在使建筑物增加游览乐趣和能在双塔中 轮流旋转观看各方位和各高度景色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包括双塔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呈 双筒形,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一个切线方向连接上连廊,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另一切线 方向连接下连廊,楼体主体结构设有两圈立柱,沿立柱环向设有螺旋形楼板,在螺旋形楼板 的外侧固定连接螺旋轨道,所述螺旋轨道自甲楼底部至顶部、沿上连廊、自乙楼顶部至底 部、最后沿下连廊回到甲楼底部,形成闭环运行线路,螺旋轨道侧向挂接移动房间,移动房 间沿螺旋轨道在甲乙两楼之间作流转回旋移动,沿建筑物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所述双塔形建筑物在其中 一个或两个楼体底层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房间进行内外清洗、垃 圾处理、上下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维护修理的整理房间,该整理房间内设置有与上述螺旋 轨道相连的分岔轨道。所述双塔形建筑物内可设置电梯。所述双塔形建筑物顶部可设置透光、部分透光或不透光的屋盖。 所述上连廊和下连廊可为廊桥结构或斜拉桥结构。所述双塔形建筑物的中部可设有半圆形、环形或扇形的水平楼板,纵向可设置有横截面 为圆形、半圆形或扇形的天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物增加了游览观光功能,其造型新颖,结构简单,建筑成本低,解决了在双塔建筑中流转观看各方位和各高度景色的问题,每个移动房间固定一个时间移动360度, 上升或下降一层,实现所有移动房间循环往复旋转上下运动,使每个移动房间内的人都能在 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观景和采光,轮流观看各个方向和不同高度的景色,移动房间在建筑物底 部或顶部位置不用变轨,外面的房间不用停止运动,可无限制进出。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在高空旋转移动的房间外表清洗难度大,维修不方便的问题。移动房间 在底层时可以进入清洗区中,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上下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的维护 修理等。移动房间可以批量工厂化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l-立柱、2-移动房间、3-螺旋轨道、4-上连廊、5-下连廊、6-螺旋形楼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参见图l、图2所示,这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呈双圆筒 形,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一个切线方向连接上连廊4,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另一切线方 向连接下连廊5,连廊是典型的廊桥结构。楼体主体结构设有两圈立柱l,沿立柱环向设有螺 旋形楼板6,在螺旋形楼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螺旋轨道3,所述螺旋轨道自甲楼底部至顶部、沿 上连廊、自乙楼顶部至底部、最后沿下连廊回到甲楼底部,形成闭环运行线路,螺旋轨道侧 向挂接移动房间2,移动房间沿螺旋轨道在甲乙两楼之间作螺旋形移动,沿建筑物每移动一 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侧向挂接技术可以借鉴已有侧挂游乐设备、侧挂电梯和观光缆车的 技术和构造。移动房间2每一小时左右顺时针向或逆时针移动360。,每移动一圈沿建筑物纵 向上升或下降一层。各移动房间可顺序沿闭环运行线路在两个螺旋建筑物之间循环运动。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部分为已有技术, 一般由立柱、楼板组成承重框架,可参考已 有螺旋形停车库等建筑物的构造。该旋转建筑物内部可以根据需要划分娱乐区域、餐饮区域 或办公区域。所述双塔形建筑物内可设置观光智能电梯,可以随时按照客人要去的房间的位 置分配指定的电梯停靠在房间当时所在的楼层位置。所述上连廊和下连廊为典型的廊桥结 构。双塔形建筑物顶部可设置透光、部分透光或不透光的屋盖。双塔形建筑物的中部可设有 半圆形、环形或扇形的水平楼板,纵向可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扇形的天井。参见图3所示,所述双塔形建筑物在其中一个或两个楼体底层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房间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上下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维护修理的整理房间,该整理房间内设 置有与上述螺旋轨道相连的分岔轨道。以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 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包括双塔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呈双筒形,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一个切线方向连接上连廊(4),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另一切线方向连接下连廊(5),楼体主体结构设有两圈立柱(1),沿立柱环向设有螺旋形楼板(6),在螺旋形楼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螺旋轨道(3),所述螺旋轨道自甲楼底部至顶部、沿上连廊、自乙楼顶部至底部、最后沿下连廊回到甲楼底部,形成闭环运行线路,螺旋轨道侧向挂接移动房间(2),移动房间沿螺旋轨道在甲乙两楼之间作流转回旋移动,沿建筑物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塔 形建筑物在其中一个或两个楼体底层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房间进行内外清洗、垃圾处理、上下 水、更换设施以及必要维护修理的整理房间,该整理房间内设置有与上述螺旋轨道相连的分 岔轨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塔形建筑物内设置电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塔形建筑物顶部设置透光、部分透光或不透光的屋盖。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廊和下连廊为廊桥结构或斜拉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塔形建筑物的中部设有半圆形、环形或扇形的水平楼板,纵向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半圆 形或扇形的天井。全文摘要一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呈双筒形,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一个切线方向连接上连廊,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另一切线方向连接下连廊,楼体主体结构设有两圈立柱,沿立柱环向设有螺旋形楼板,在螺旋形楼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螺旋轨道,所述螺旋轨道自甲楼底部至顶部、沿上连廊、自乙楼顶部至底部、最后沿下连廊回到甲楼底部,形成闭环运行线路,螺旋轨道侧向挂接移动房间,移动房间沿螺旋轨道在甲乙两楼之间作流转回旋移动,沿建筑物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双塔建筑中流转360°观看各方位和各高度景色的问题,移动房间在建筑物底部或顶部位置不用变轨,可无限制进出。文档编号E04B1/346GK101614045SQ20091030468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薛晓光 申请人:薛晓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塔连廊螺旋建筑,包括双塔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双塔形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呈双筒形,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一个切线方向连接上连廊(4),在甲乙两个楼体之间的另一切线方向连接下连廊(5),楼体主体结构设有两圈立柱(1),沿立柱环向设有螺旋形楼板(6),在螺旋形楼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螺旋轨道(3),所述螺旋轨道自甲楼底部至顶部、沿上连廊、自乙楼顶部至底部、最后沿下连廊回到甲楼底部,形成闭环运行线路,螺旋轨道侧向挂接移动房间(2),移动房间沿螺旋轨道在甲乙两楼之间作流转回旋移动,沿建筑物每移动一圈纵向上升或下降一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薛晓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