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042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1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热固化涂层、底涂层、耐水解聚酯薄膜层、复合层、双银聚酯薄膜层、安装层和离型膜层。自修复功能的热固化涂层是由PU固化型热修复药水涂布形成,膜面具有优异的热修复性和手感,并且具有耐沾污性,油性笔涂鸦后可轻易擦拭干净,此涂层对于外力因素造成的微小损伤具备热修复的功能;双银聚酯薄膜层通过结构相同的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组合,兼具了可见光透过率在70~75%之间、红外阻隔率在80~88%之间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窗膜,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


技术介绍

1、汽车窗膜就是在车辆前后风挡玻璃、侧窗玻璃以及天窗上贴上一层薄膜状物体,它的作用主要是阻挡紫外线、红外线、阻隔部分热量以及防止玻璃突然爆裂导致的伤人等情况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车内物品以及人员因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损伤,在某些层面达到节省燃油消耗的功效。第一代汽车太阳膜是熟称的“染色膜”,在一层聚酯膜上喷涂染色剂以达到隔光隔紫外线的效果,这种太阳膜安装简单,遮光好,但不防热,容易褪色脱胶,使用寿命低;第二代是金属反光膜,即“防爆膜”,这种太阳膜通过在聚酯层喷涂铝、钛等金属提高了防爆功能,隔热功能也有改善,但是高透光的时候低隔热,高隔热的时候低透光;第三代是汽车太阳膜是“吸热膜”,隔热防晒性能良好,而且防爆性能增强后车膜仍然比较薄,通过在聚酯层喷涂吸热剂已达到很好的隔热效果,但是寿命低、性能在使用一两年后会减退。由此可见,汽车窗膜的透光率和红外阻隔率两个技术指标难以同时兼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热固化涂层、底涂层、耐水解聚酯薄膜层、复合层、双银聚酯薄膜层、安装层和离型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银聚酯薄膜层由双银镀层和聚酯薄膜基层组成,双银镀层与复合层连接,聚酯薄膜基层与安装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涂层厚度为2~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为环氧树脂底涂层,厚度为0.5~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解聚酯薄膜层为无色透明状态,耐水解聚酯薄膜层厚度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热固化涂层、底涂层、耐水解聚酯薄膜层、复合层、双银聚酯薄膜层、安装层和离型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银聚酯薄膜层由双银镀层和聚酯薄膜基层组成,双银镀层与复合层连接,聚酯薄膜基层与安装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涂层厚度为2~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为环氧树脂底涂层,厚度为0.5~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解聚酯薄膜层为无色透明状态,耐水解聚酯薄膜层厚度为23~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汽车外贴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和安装层均为丙烯酸复合胶层,复合层厚度为6~7μm,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李泽涛刘佳泳杜成城杜绵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万顺新材兆丰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