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低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主梁桁架。
技术介绍
1、目前部分高架桥布置于现有道路的上方,为了减少对现有交通的影响,往往设置桥墩于道路中央绿化带或两侧绿化带内,然后采用大跨度的型式布置。受设计各方面因素影响,桥梁墩柱高度有限,当桥底距离地面的高度仅4.5-5.5m时,则桥下空间为低净空。
2、在桥体浇筑前一般先搭建常规的支撑体系,便于后期桥体制作模板进行浇筑。但是桥体支撑体系或是占用车道,或是占用桥下净空导致车辆无法通行,对于主干道的交通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施工单位施工时的支撑体系搭设造成了很大难题。因此,亟需解决。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主梁桁架,该主梁桁架不仅不用占用待浇筑桥体的桥下净空,同时能够为待浇筑桥体提供浇筑施工用的支撑体系,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拆装,并能够重复使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主梁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60)和跨越组件;所述第一立柱(10)竖立在待浇筑桥体(A)底部的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所述第二立柱(60)竖立在待浇筑桥体(A)底部的已浇筑支撑柱(C)的两侧;所述跨越组件水平设置在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60)的顶部,并分别与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60)连接,且待浇筑桥体(A)浇筑用的模具(B)放置在跨越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主梁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组件包括沿水平面分布的纵向支撑件和横向支撑件;所述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主梁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60)和跨越组件;所述第一立柱(10)竖立在待浇筑桥体(a)底部的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所述第二立柱(60)竖立在待浇筑桥体(a)底部的已浇筑支撑柱(c)的两侧;所述跨越组件水平设置在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60)的顶部,并分别与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60)连接,且待浇筑桥体(a)浇筑用的模具(b)放置在跨越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主梁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组件包括沿水平面分布的纵向支撑件和横向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件用于串联位于同一排的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60);所述纵向支撑件的两端用于连接相邻的横向支撑件,且模具(b)放置在纵向支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低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主梁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第一下横梁(21)、第二上横梁(22)、竖梁(23)和斜拉杆(24);所述第一下横梁(21)与第二上横梁(22)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竖梁(23)至少有三根,且竖梁(23)的顶部与第二上横梁(22)垂直连接,底部与第一下横梁(21)垂直连接;所述斜拉杆(24)至少有两根,且斜拉杆(24)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根竖梁(23)的顶端与底端,并与第一下横梁(21)与第二上横梁(22)的梁体合围成两个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下横梁(21)、第二上横梁(22)、至少三根竖梁(23)和至少两根斜拉杆(24)共同构成承载桁架,承载桁架沿水平方向相互连接构成跨越待浇筑桥体(a)底部机动车道的施工承载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低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主梁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件包括第一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斐,周清,吴伟,游杨,张帅,黄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