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道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型聚氨酯改性沥青排水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1、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最广泛应用的高级路面。
2、大孔隙排水混合料的孔隙率在18%~25%之间,可以及时将路面积水排除,消除带来不利作用的路表水膜,并且具有抗滑性能高、降低噪声、抑制水雾、防止水漂等优点,提高雨天和夜间的行车舒适性。但是由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强度来源于粗集料之间的嵌挤作用,本身孔隙率比较大,所以容易造成混合料之间的粘结性不足,在路用性能方面主要表现水稳定性和耐久性比较差,目前的高黏沥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存在施工温度高、成本高和黏结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3、因此,如何使得路面结构在具有大排水量的前提下,还具有较高路用性能,成为本方案重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型聚氨酯改性沥青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基上从下到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4)、细石砼(5)、钢筋网、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的外侧嵌合有多孔水泥混凝土(6)和改性沥青混凝土(7),所述降温结构和所述改性沥青混凝土(7)的上方铺设有聚氨酯改性沥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型聚氨酯改性沥青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所述砼柱(2)的高度一致,且所述改性沥青混凝土(7)的上端与所述砼柱(2)的上端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型聚氨酯改性沥青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基上从下到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4)、细石砼(5)、钢筋网、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的外侧嵌合有多孔水泥混凝土(6)和改性沥青混凝土(7),所述降温结构和所述改性沥青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同文,顾德伟,范世成,刘明,王新,吕承华,刘俊,周萌萌,张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