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及装载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970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及装载机,系统包括:工作泵的出口连接具有第一工作压力的主回路和具有第二工作压力的快换油缸回路;工作泵的出口连接快换油缸回路中换向电磁阀的进口、液控开关阀的进口,液控开关阀的出口连接主回路中多路阀的进口,多路阀的工作口连接执行单元;换向电磁阀的出口一连接液控单向阀的进口,液控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快换油缸大腔;换向电磁阀的出口二连接快换油缸小腔、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和溢流阀二的进口;换向电磁阀的出口三连接液控开关阀的控制口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与主回路共用油源,简化了系统结构,同时,既实现了主回路与快换油缸回路分别设定不同的工作压力,又不会出现因系统泄漏导致机具脱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载机,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及装载机


技术介绍

1、装载机一般都会配置使用各种机具进行作业,为了更方便的进行机具作业,通常会采用快换液压油缸,通过控制快换液压油缸的伸缩完成机具的快速更换。对于快换油缸的油源通常有三种设计思路:第一种方案:设计一个单独的回路,一个单独的泵给快换油缸进行供油;第二种方案:与机具使用的液压回路进行并联,使用同一个油源;第三种方案:使用闭式行走补油液压系统作为油源。第一种方案多出来一个系统和油源泵,布置空间加大成本增加;第二种方案中由于一般快换油缸径较细,耐压在16mpa左右,而一般机具液压回路的系统压力在21mpa以上,如果使用此回路,需要提升快换油缸的耐压能力,成本会增加;第三种方案中一般闭式系统补油压力在2.5mpa,压力偏低,如果压力提升,闭式泵和闭式马达壳体密封会出现泄露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及装载机,通过与主回路共用油源,简化了系统结构,同时,既实现了主回路与快换油缸回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泵(1),所述工作泵(1)的出口分别连接具有第一工作压力的主回路和具有第二工作压力的快换油缸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电磁阀(3)的出口三通过阻尼口二(10)连接液压油箱(13);所述换向电磁阀(3)的出口一通过溢流阀一(4)连接液压油箱(13);所述液控开关阀(2)的出口通过阻尼口一(8)、补油单向阀(7)连接液控单向阀(6)的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卸荷阀(14),快换油缸(9)的大腔通过手动卸荷阀(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泵(1),所述工作泵(1)的出口分别连接具有第一工作压力的主回路和具有第二工作压力的快换油缸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电磁阀(3)的出口三通过阻尼口二(10)连接液压油箱(13);所述换向电磁阀(3)的出口一通过溢流阀一(4)连接液压油箱(13);所述液控开关阀(2)的出口通过阻尼口一(8)、补油单向阀(7)连接液控单向阀(6)的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卸荷阀(14),快换油缸(9)的大腔通过手动卸荷阀(14)连接液压油箱(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装载机通过快换油缸(9)挂载机具时,换向电磁阀(3)的左侧得电,换向电磁阀(3)的进口与出口一、出口三连通,换向电磁阀(3)的出口三的高压油作用在液控开关阀(2)的控制口一,液控开关阀(2)处于闭合状态;换向电磁阀(3)的出口一的高压油通过液控单向阀(6)进入快换油缸(9)的大腔,快换油缸(9)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机具挂载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载机快换油缸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快换油缸回路的液压油超过允许使用压力时,溢流阀一(4)打开泄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快换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范宏权徐瑞魏建民范小童马鹏鹏张安民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