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35932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层,活性层的材料包括活性材料、导电剂、纤维化粘结剂和造孔剂,造孔剂至少部分分散在所述纤维化粘结剂的微孔中;造孔剂包括LiFSi和/或LiPO2F2。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的造孔剂可以在活性层中占据空间,并且至少部分造孔剂可以进入纤维化粘结剂的微孔中,减少导电剂的进入,使更多的导电剂与活性颗粒接触,当该电极极片卷绕成卷芯后注液,造孔剂可溶在电解液中,原来的位置形成微孔,增加了电极极片的孔隙率,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和锂离子的传输,可提升电池的循环和快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镍锰酸锂作为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的替代品最有前景,作为电动车产品,需要电池有极佳的快充性能。对于镍锰酸锂石墨体系,不仅需要优化正负极体系,还需要针对性的开发快充型电解液,既要满足镍锰酸锂的高电压要求,又要有较好的锂离子传输能力及脱溶剂化能力。然而,现有的极片孔隙率较低,不利于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传输,容易造成较大的极化,对于电池的循环性能不利。并且,使用干法电极制造极片,会使得导电剂容易进入纤维化的粘结剂孔洞中,使与活性物质的接触的导电剂量较少,不利于电子的传输。

2、因此,如何减少导电剂进入纤维化的粘结剂的孔洞,使更多的导电剂与活性颗粒接触,并且最大限度的增加极片的孔隙率,提高锂离子的传递速率,提升电池循环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极极片的活性层中引入lifsi和/或lipo2f2作为造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层,所述活性层的材料包括活性材料、导电剂、纤维化粘结剂和造孔剂,所述造孔剂至少部分分散在所述纤维化粘结剂的微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极片经电解液浸泡后,所述电极极片为正极极片时,所述正极极片的孔隙率为46-53%;和/或,所述电极极片为负极极片时,所述负极极片的孔隙率为42-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包括LiFSi和LiPO2F2,所述LiFSi和LiPO2F2的质量比为(1-5):(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层,所述活性层的材料包括活性材料、导电剂、纤维化粘结剂和造孔剂,所述造孔剂至少部分分散在所述纤维化粘结剂的微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极片经电解液浸泡后,所述电极极片为正极极片时,所述正极极片的孔隙率为46-53%;和/或,所述电极极片为负极极片时,所述负极极片的孔隙率为42-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包括lifsi和lipo2f2,所述lifsi和lipo2f2的质量比为(1-5):(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极片为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中,活性材料包括镍锰酸锂、钴酸锂或三元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红春梁顺超尹充徐康董岩孙伟丽李琮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