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922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3
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隔板,隔板的一侧位于进气口的下方安装有多个过滤网本体;过滤网本体的两侧均与连接柱固定相连,两侧连接柱之间的底部安装有活动板,隔板与过滤网本体之间依次交错设置,并且隔板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多个毛刷。通过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可以对多用炉产生的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收集再利用,通过推动把手、活动把手和毛刷的配合设置,可以快速的对过滤网本体进行清理,这种清理方式十分的快捷,方便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多用炉余热回收是一种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有效方法。在多用炉运行过程中,烟气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显热和潜热,这些热量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炉子的热效率,增加运行费用,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然而在多用炉排出的烟气中具有灰尘、颗粒物、硫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如果这些杂质直接随着烟气进入至余热回收换热器内,则会在换热器的表面形成污垢,影响换热效率,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多用炉中排出的烟气需要经过过滤后再进入余热回收换热器内进行换热。

3、通常可以使用过滤网对进入至余热回收换热器内的气体进行过滤,而过滤网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灰堆积大量的灰尘杂质,为了保证过滤网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清理。而目前目前市面上的过滤网往往位于余热回收换热器进气管的内部,这使得对过滤网的清理十分的困难,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隔板,隔板的一侧位于进气口的下方安装有多个过滤网本体;所述过滤网本体的两侧均与连接柱固定相连,两侧连接柱之间的底部安装有活动板,隔板与过滤网本体之间依次交错设置,并且隔板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多个毛刷。

4、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过滤机构内位于隔板的前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导向柱,并且连接柱和活动板均位于导向柱上活动。

5、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过滤机构的前方位于导向柱的外侧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活动把手,并且活动把手从活动槽内伸出。

6、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过滤网本体和连接柱上与隔板接触的侧壁上均铺设有密封体,密封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根限位柱,限位柱均设置有隔板的下方,并且限位柱和隔板上均适配开设有竖向的限位孔。

7、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过滤机构的顶部安装有限位件,限位件的底部向下垂直设置有多根限位杆,限位杆均与隔板和限位柱上的限位孔适配,并且过滤机构一侧的内壁上对应限位柱适配开设有限位柱腔。

8、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过滤机构的内壁上位于毛刷的后方开设有毛刷腔,位于毛刷的前方开设有出灰槽,过滤机构的后方活动设置有推动把手,推动把手上垂直设置有多根连接杆,连接杆均伸入毛刷腔内并与毛刷相连。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可以对多用炉产生的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收集再利用,通过过滤机构的设置可以对进入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内进行换热的烟气进行过滤,通过推动把手、活动把手和毛刷的配合设置,可以快速的对过滤网本体进行清理,这种清理方式十分的快捷,方便用户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机构(2),过滤机构(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隔板(21),隔板(21)的一侧位于进气口(11)的下方安装有多个过滤网本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内位于隔板(21)的前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导向柱(24),并且连接柱(51)和活动板(52)均位于导向柱(24)上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的前方位于导向柱(24)的外侧开设有活动槽(54),活动板(5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活动把手(53),并且活动把手(53)从活动槽(54)内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本体(5)和连接柱(51)上与隔板(21)接触的侧壁上均铺设有密封体(6),密封体(6)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根限位柱(61),限位柱(61)均设置有隔板(21)的下方,并且限位柱(61)和隔板(21)上均适配开设有竖向的限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的顶部安装有限位件(3),限位件(3)的底部向下垂直设置有多根限位杆(31),限位杆(31)均与隔板(21)和限位柱(61)上的限位孔适配,并且过滤机构(2)一侧的内壁上对应限位柱(61)适配开设有限位柱腔(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的内壁上位于毛刷(42)的后方开设有毛刷腔(22),位于毛刷(42)的前方开设有出灰槽(43),过滤机构(2)的后方活动设置有推动把手(4),推动把手(4)上垂直设置有多根连接杆(41),连接杆(41)均伸入毛刷腔(22)内并与毛刷(42)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机构(2),过滤机构(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隔板(21),隔板(21)的一侧位于进气口(11)的下方安装有多个过滤网本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内位于隔板(21)的前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导向柱(24),并且连接柱(51)和活动板(52)均位于导向柱(24)上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的前方位于导向柱(24)的外侧开设有活动槽(54),活动板(5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活动把手(53),并且活动把手(53)从活动槽(54)内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本体(5)和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牛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斯拉夫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