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及含有其的成型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889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包括机箱,可转动的设置于机箱上的成型鼓;所述成型鼓包括主轴,以及分别设置于主轴两端的第一鼓体和第二鼓体,所述第一鼓体上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一反包机构,所述第二鼓体上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二反包机构,所述第一反包机构的一端可分离的设置有第一助推机构,所述第二反包机构的一端可分离的设置有第二助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一种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通过设置具有与第一反包机构可分离的第一助推机构以及与第二反包机构可分离的第二助推机构,实现第一反包机构和第二反包机构的同步移动,从而将第一胎侧和第二胎侧同步反向包覆于胎体组件的中部区域,具有同步性好、反包力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及含有其的成型单元


技术介绍

1、生轮胎(未硫化轮胎)在成型过程中,胎体组件需贴合于成型鼓上,再对成型鼓充气定型反包,将胎体组件的第一胎侧和第二胎侧反向包覆于胎体组件的中部区域。因此,在生轮胎成型过程中,两胎侧(即前述的第一胎侧和第二胎侧)是否能同时反向包覆于胎体组件中部区域具有一定要求。

2、而现有的成型鼓多为气动式成型鼓,通过调整成型鼓两端的进气量的多少以实现两胎侧的同时反包,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通过调整进气量的方式无法确保两胎侧反包的同步性。有些厂家尝试通过在成型鼓内部设置机械结构以确保两胎侧反包的同步性,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克服机械结构的摩擦力实现胎侧反包,使得反包力变小,当一些特殊的轮胎需要的反包力较大时无法进行生产。因此,现有的成型鼓不能同时满足两胎侧反包的同步性以及反包力大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其包括机箱,可转动的设置于机箱上的成型鼓;所述成型鼓包括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可转动的设置于机箱上的成型鼓;所述成型鼓包括主轴,以及分别设置于主轴两端的第一鼓体和第二鼓体,所述第一鼓体上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一反包机构,所述第二鼓体上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二反包机构,所述第一反包机构的一端可分离的设置有第一助推机构,所述第二反包机构的一端可分离的设置有第二助推机构,所述第一助推机构和第二助推机构可同时推动第一反包机构和第二反包机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包括设置于成型鼓中间的中部支撑,所述第一鼓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鼓体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可转动的设置于机箱上的成型鼓;所述成型鼓包括主轴,以及分别设置于主轴两端的第一鼓体和第二鼓体,所述第一鼓体上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一反包机构,所述第二鼓体上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二反包机构,所述第一反包机构的一端可分离的设置有第一助推机构,所述第二反包机构的一端可分离的设置有第二助推机构,所述第一助推机构和第二助推机构可同时推动第一反包机构和第二反包机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包括设置于成型鼓中间的中部支撑,所述第一鼓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鼓体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中部支撑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中部支撑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共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沿主轴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导气孔,所述中部支撑上沿主轴径向设置有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垂直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导气孔与气源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具有可沿成型鼓径向移动的第一锁块,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具有可沿成型鼓径向移动的第二锁块,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分别与气源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反包的成型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鼓体和第二鼓体通过第一移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主轴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于主轴内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端部,两螺纹端部的螺纹反向设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两螺纹端部的第一丝杆母和第二丝杆母,所述第一丝杆母与第一鼓体固定设置,所述第二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守强蒋宏伟涂振雨刘海
申请(专利权)人:联宏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