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888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53
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及方法,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制热系统、隔热面板、水合物储能棒。所述箱体为立方体结构,水合物储能棒设置于箱体内,用于蓄‑释冷/热,所述底座设有电源,用于压缩机、风机等电源供应且所述底座搭配四个万向轮,便于箱体移动;该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峰谷电价差,在夏季具备蓄冷储能作用,在冬季具备蓄热储能作用,节约电费;可设置定时蓄冷/热及放冷/热;整个空调装置一体化设计,起到便携可移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储能、制冷和电力调峰等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倡导节能绿色装备,常规空调系统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对于绿色节能的要求,蓄冷储能技术在家用空调等领域的应用日显迫切。目前常规蓄冷空调以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为主,由于水蓄冷密度低,导致水蓄冷空调臃肿宽大,不适合家用及商用推广。冰蓄冷空调由于能耗大,逐渐退出市场。因此储能空调亟需新的蓄冷问世,空调结构也需新的优化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空调装置及方法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空调装置及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制热系统、水合物储能棒、第一隔热面板、第二隔热面板;

3、第一隔热面板设置于箱体上部,第二隔热面板设置于箱体下部,使第一隔热面板、第二隔热面板将箱体分隔成三部分密封空间,

4、第一隔热面板与箱体顶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一空间,第一隔热面板与第二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3)、制冷系统、制热系统、水合物储能棒(3)、第一隔热面板(22)、第二隔热面板(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8)、冷凝器(5)、节流装置(21)、第二风机(4),压缩机(8)通过管路与冷凝器(5)连接,冷凝器(5)通过管路与节流装置(21)连接,节流装置(21)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1)连接,蒸发器(11)通过管路与压缩机(8)连接,所述第二风机(4)设置于冷凝器(5)上,用于对冷凝器(5)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3)、制冷系统、制热系统、水合物储能棒(3)、第一隔热面板(22)、第二隔热面板(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8)、冷凝器(5)、节流装置(21)、第二风机(4),压缩机(8)通过管路与冷凝器(5)连接,冷凝器(5)通过管路与节流装置(21)连接,节流装置(21)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1)连接,蒸发器(11)通过管路与压缩机(8)连接,所述第二风机(4)设置于冷凝器(5)上,用于对冷凝器(5)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隔热面板(9),所述第三隔热面板(9)竖向设置于第三空间内,将第三空间分隔成第四空间、第五空间,所述压缩机(8)、冷凝器(5)设置于第四空间内,节流装置(21)、蒸发器(11)设置于第五空间内,所述空调进风口(10)开设于将第五空间与箱体(23)外部连通的箱体(23)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箱体(23)内的水合物储能棒(3)沿竖向排布设有至少两层,同一层相邻两水合物储能棒(3)之间的间距3-6cm,上下两层水合物储能棒(3)之间的间距12-18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合物蓄冷/蓄热空调储能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吕源宋永臣张伦祥杨明军沈实杨磊刘瑜吴晓东王戒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