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车体结构,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车辆侧碰主要通过门槛梁以及顶框纵梁进行侧向传力,但是由于其传力不够充分,可能会导致在侧碰时对成员舱造成破坏,从而对成员形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
3、所述车身结构包括:
4、门槛梁,所述门槛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5、c柱,所述c柱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c柱的下端与所述门槛梁连接;
6、中间传力组件,所述中间传力组件分别与所述门槛梁以及所述c柱连接;从车辆前方到车辆后方的方向上,所述中间传力组件的高度逐渐增高,且所述中间传力组件位于所述c柱前侧。
7、可选地,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上纵梁,所述上纵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上纵梁设在在车辆顶框,所述上纵梁与所述c柱的上端连接;
8、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纵梁(401),所述上纵梁(40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上纵梁(401)设在在车辆顶框,所述上纵梁(401)与所述C柱(430)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边梁(407),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上边梁(407)设置在所述上纵梁(401)前侧,所述上纵梁(401)通过所述上边梁(407)与前纵梁(40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柱(420),所述上纵梁(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纵梁(401),所述上纵梁(40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上纵梁(401)设在在车辆顶框,所述上纵梁(401)与所述c柱(430)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边梁(407),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上边梁(407)设置在所述上纵梁(401)前侧,所述上纵梁(401)通过所述上边梁(407)与前纵梁(40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柱(420),所述上纵梁(401)与所述a柱(4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位于所述中间传力组件(402)朝向乘员舱一侧,所述座椅横梁通过座椅横梁接头(410)与所述中间传力组件(4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座椅横梁位于所述中间传力组件(402)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力组件(402)包括第一腔体以及门槛斜撑梁(404),所述门槛斜撑梁(404)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门槛斜撑梁(404)的一端和门槛梁(403)连接,所述门槛斜撑梁(404)的另一端与所述c柱(430)连接,所述门槛斜撑梁(404)的后部高度大于所述门槛斜撑梁(404)的前部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包括座椅前横梁(411),所述座椅前横梁(411)通过所述座椅横梁接头(410)与所述门槛斜撑梁(40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斜撑梁接头(405),所述门槛斜撑梁(404)通过所述第一斜撑梁接头(405)和所述门槛梁(40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接头(410)通过第二斜撑梁接头(406)与所述门槛斜撑梁(404)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梁接头(405)在车辆高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座椅前横梁(411)在车辆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403)包括门槛梁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门槛梁腔体内的门槛加强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毅,龚文源,杜兆钧,刘腾涌,闫军飞,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