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828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牵开驱动器,牵开驱动器侧面固接有固定臂,固定臂一侧设有活动臂,活动臂与牵开驱动器滑动连接,牵开驱动器内安装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与活动臂固接,所述活动臂和所述固定臂上分别对称安装有牵开臂,牵开臂顶部固接有转换组件,转换组件与固定臂转动连接,活动臂和固定臂上均安装有照明结构,照明结构与固定臂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照明结构的角度进行调整,保证视野更加清晰,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而且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更加便于活动臂的移动,且空间结构设计合理,不会影响医生的操作,避免发生误触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


技术介绍

1、外科医生在进行开胸手术时,切口在肋骨牵开器的作用下而扩开,并且通过手术台上方的无影灯作为主要光源来对胸腔内部进行照明。因胸腔内部的光照范围受切口扩开程度的限制,即使不断调整无影灯的高度和照射角度,也不能使光线进入无效射角来满足手术的要求,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带辅助可调节照明装置的肋骨牵开器,公开号为cn203290943u,包括齿条、齿轮摇柄、活动牵开臂、固定牵开臂和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可调节的照明装置是由照明头、照明灯柄、光导纤维束和光导纤维束冷光源接头构成,固定牵开臂的中部具有插孔,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安装在插孔上,插孔与照明灯柄的纵行棱面插接配合以调节光照角度。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对活动臂的调节不方便,而且齿轮摇柄外形较大,难免会被触碰到,妨碍术者的操作;而光源的照射角度固定,只能照亮局部视野,其角度不可调,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开驱动器(1),所述牵开驱动器(1)侧面固接有固定臂(3),所述固定臂(3)一侧设有活动臂(2),所述活动臂(2)与所述牵开驱动器(1)滑动连接,所述牵开驱动器(1)内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活动臂(2)固接,所述活动臂(2)和所述固定臂(3)上分别对称安装有牵开臂(9),所述牵开臂(9)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与所述固定臂(3)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臂(2)和所述固定臂(3)上均安装有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与所述固定臂(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结构包...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开驱动器(1),所述牵开驱动器(1)侧面固接有固定臂(3),所述固定臂(3)一侧设有活动臂(2),所述活动臂(2)与所述牵开驱动器(1)滑动连接,所述牵开驱动器(1)内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活动臂(2)固接,所述活动臂(2)和所述固定臂(3)上分别对称安装有牵开臂(9),所述牵开臂(9)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与所述固定臂(3)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臂(2)和所述固定臂(3)上均安装有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与所述固定臂(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结构包括与所述固定臂(3)底面转动连接的外壳(7),所述外壳(7)顶部固接有圆柱(20),所述圆柱(20)位于所述固定臂(3)内,所述圆柱(20)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固定臂(3)转动连接,所述外壳(7)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照明灯(10),所述第一照明灯(1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照明灯(10)传动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圆柱(2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照明灯(10)铰接的滑块(13),所述外壳(7)侧壁开设有凹槽(11),所述滑块(13)位于所述凹槽(11)内且与所述凹槽(1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3)顶面转动连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顶部伸入所述圆柱(20)内且与所述圆柱(2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20)顶面固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与所述固定臂(3)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2)顶部穿过所述限位块(14)且固接有第三旋钮(15),所述第三旋钮(15)与所述限位块(14)顶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光源的新型肋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圆柱(20)外壁固接的第一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2)啮合有第二齿轮(23),所述第一齿轮(22)和所述第二齿轮(23)分别与所述固定臂(3)内底面接触,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璟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