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800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箱,其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将第二机体连接至第一机体上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第一机体上的限位槽、设于第二机体上的卡持件及设于第二机体上且与卡持件连接的滑钮,卡持件包括限位端,滑动滑钮以使卡持件的限位端伸入或脱出限位槽。上述机箱具有便于拆卸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箱,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机箱。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通常包括机箱及设于该机箱内的电子元件,机箱包括主壳体及与主壳体 配合的盖板。该主壳体用于安装电子器件,如主板、硬盘、电源等。业界通常采用螺丝锁固 的方式将盖板固定在主壳体上。然而,采用螺丝将盖板锁固于主壳体上的方式在安装或拆 卸时需要用螺丝起子将螺丝逐个拧上或拧下,操作较繁琐。针对上述问题,有些电子装置的机箱采用卡扣的方式来固定盖板,其在主壳体上 开设有卡槽,再在盖板上设有与主壳体上的卡槽相对应的卡钩,通过盖板上的卡钩与主壳 体上的卡槽相配合将盖板固定在主壳体上。但是,拆卸上述采用卡扣方式连接的机箱时,需 要用较大的力抵推盖体,才能使卡钩从卡槽中脱出,所以该机箱拆卸较为不便,且盖体上的 卡钩容易在脱出的过程中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机箱。一种机箱,其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将第二机体连接至第一机体上的连接结 构,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第一机体上的限位槽、设于第二机体上的卡持件及设于第二机体 上且与卡持件连接的滑钮,卡持件包括限位端,滑动滑钮以使卡持件的限位端伸入或脱出 限位槽。一种机箱,其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将第二机体连接至第一机体上的连接结 构,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第一机体上限位槽、设于第二机体上的滑钮及两端分别卡持于滑 钮和第二机体上的弹性件,滑钮上形成有装入限位槽的限位端,滑动滑钮以迫使弹性件弹 性变形并带动限位端伸入或脱出限位槽。上述机箱在拆卸时,可先通过滑动滑钮以带动卡持件或滑钮的限位端从限位槽中 脱出,然后只需施加较小的作用力于第二机体上,就可将第二机体从第一机体上拆卸下来, 所以该机箱便于拆卸。并且,因限位端仅为伸入第一机体上的限位槽,而非通过弹性卡持的 方式与限位槽卡合,在将卡持件的限位端从第一机体上的限位槽脱出时,不需要克服卡持 力,所以拆卸力较小,同时,也可避免卡持件因多次使用而被拉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机箱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机箱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中的III区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卡持组件、滑钮及第二机体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1中的卡持组件、滑钮及第二机体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图4中的卡持组件及滑钮组装至第二机体上后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机箱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机箱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箱100包括第一机体10、连接结构20和第 二机体30,连接结构20用于将第一机体10连接至第二机体30上。连接结构20包括形成 于第一机体10上的限位槽40及设于第二机体10上的卡持组件50和滑钮60,其中,滑钮 60与卡持组件50相连,且滑钮60可带动卡持组件50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0为主 壳体,第二机体30为盖板。第一机体10包括中空壳体13、侧壁11及限位于该侧壁11的连接件80。连接件 80大致为矩形状,其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81,两端分别形成有卡持孔83及凸起部85。凸 起部85上形成有上述限位槽40。为有利于机箱100内的电子元件(图未示)散热,连接件 80位于中部处还开设有面积较大的散热孔87。本实施例中,限位槽40大致为“U”型,连接 件80为独立元件,其两侧各形成有两个定位孔81,卡持孔83及凸起部85也均为两个,且凸 起部85由连接件80向外延伸形成,当然,连接件80也可为第一机体10的一部分或者省略 不要,连接件80省略时,定位孔81、卡持孔83及凸起部85都直接形成于第一机体10的侧 壁11上。请同时参阅图2、图4和图5,第二机体30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31和底壁32。侧 壁31上开设有用于装入滑钮60的安装孔33。安装孔33为阶梯状,其具有台阶面35。底 壁32上形成有大致呈“L”形的挂接件36、与连接件80上的定位孔81 —一对应的定位件 37及与连接件80上的卡持孔83 —一对应的卡勾38。卡持组件50包括卡持件51、固定件53及弹性件55。卡持件51包括卡合部511 及分别形成于卡合部511两端的两个限位端513,本实施例中,限位端513由卡合部511的 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且弯折成“L”形。固定件53为塑件,其包括主体部536及由主体部536 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挂接部533,主体部536上开设有与卡持件51的卡合部511的形状相 配合的凹槽531及与滑钮60配合的安装孔532。挂接部533上开设有供弹性件55 —端卡 入的卡持孔535。弹性件55为弹簧,其另一端挂接于第二机体30上的挂接件36。本实施 例中,卡持件51通过热熔方式固定于固定件53的凹槽531中,安装孔532为四个。滑钮60包括抵压部61及形成于抵压部61上且呈矩形排布的四个连接部63。四 个连接部63 —一对应地装入固定件53的四个安装孔532中并通过热熔方式固设于固定件 53上。请参阅图2至图7,组装机箱100时,先将卡持组件50的卡持件51通过热熔方式 固设于固定件53的凹槽531中,再将弹性件55 —端卡入固定件53上的卡持孔535中。接 着将弹性件55的另一端挂接于第二机体30上的挂接件36。接着将滑钮60装入第二机体 30上的安装孔33中并使滑钮60的抵压部61抵持于安装孔33的台阶面35,再将滑钮60 上伸出安装孔33的连接部63通过热熔方式固设于固定件53上的安装孔532中,此时,卡 持件组件50及滑钮60均设于第二机体30上,且当抵推滑钮60以使其沿安装孔33的台阶 面35滑动时,可带动卡持组件50运动。然后,将第二机体30组装至第一机体10上,在组装过程中,先通过第二机体30上的定位件37与连接件80上的定位孔81配合将第二机体30上的卡勾38装入连接件80上的卡持孔83中。接着滑动滑钮60,使弹性件55弹性变形 并带动卡持件51的限位端513横向运动以避开第一机体10上的凸起部85,再朝向第一机 体10推压第二机体30,使第二机体30上的卡勾38限位于连接件80,接着松开滑钮60,弹 性件55的弹性回复力将卡持件51的限位端513横向伸入连接件80上的限位槽40中,从 而完成机箱100的组装,此时,连接件80因卡持件51的限位端513限位于其上的限位槽40 而被固定于第一机体10上。需要将第二机体30从第一机体10上卸下时,先抵推滑钮60上的抵压部61使滑 钮60滑动。在滑钮60滑动时,卡持件51的限位端513逐渐从第一机体10的连接件80上 的限位槽40中横向脱出,接着朝远离第一机体10的方向拖动第二机体30,使其上的定位件 37及卡勾38脱出第一机体10,从而完成将第二机体30从第一机体10上卸下。上述机箱100因只需推压滑钮60上的抵压部61使其带动设于第二机体30上的 卡持件51从第一机体10的连接件80上的限位槽40中脱出就可将第二机体30从第一机 体10上卸下,所以方便拆卸。并且,因卡持件51的限位端513仅为横向伸入第一机体10 上的限位槽40,而非通过弹性卡持的方式与限位槽40卡合,在将卡持件51的限位端513从 第一机体10上的限位槽40脱出时,不需要克服卡持力,所以拆卸力较小,同时,也可避免卡 持件51因多次使用而被拉坏。可以理解,固定件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箱,其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将第二机体连接至第一机体上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机体上的限位槽及设于所述第二机体上的卡持件,所述卡持件包括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机体上且与所述卡持件连接的滑钮,滑动所述滑钮以使卡持件的限位端伸入或脱出所述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卫君唐梓茗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