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93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涉及桥梁支座技术,包括固接在桥梁梁体上的上盖板和固接在桥墩上的下底板,所述上盖板下端固定有中衬板,所述中衬板与下底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球冠板,所述球冠板连接在中衬板与下底板之间,所述球冠板中部开设有圆柱孔,所述中衬板下端面中部和所述下底板上端面中部均固接有卡榫,所述卡榫延伸至圆柱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支座整体结构采用正常位移与地震位移的分离式设计,各不干涉;摩擦摆支座内部设置了三重防落梁防线,其中,第三重防落梁防线是利用两个卡榫用来防止地震下的落梁,既可以扩大地震位移间距,还可以进行双重限位以确保防落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


技术介绍

1、通常桥梁设计人员进行地震高烈度地区桥梁设计时,应考虑桥梁减隔震设计,并进行相应的抗震计算。一般情况下,通过增大桥墩直径或增强配筋,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也可以通过设置阻尼器、耗能元件提供抗震能力。随着结构控制技术的发展,伴随摩擦材料的技术进步,桥梁支座作为一种承压构件,也具有减震和隔震能力。以预制梁桥用橡胶支座为例,通过采用阻尼橡胶可增加震时桥墩的水平变现能力,同时其橡胶分子间的摩擦消耗地震能量,也可通过在橡胶内部嵌入金属铅进行耗能。在大跨径桥梁,特别是钢桥、连续梁桥和斜拉桥中,支座承载力大,橡胶支座无法承受上千吨甚至上万吨的承载力,必须采用减隔震钢支座。1985年,摩擦支座被专利技术,开始在小型建筑上应用,逐步扩展到桥梁、博物馆、学校、应急中心等结构构造物,我国目前也有相应的国家推荐标准以及其他的结构形式的团体标准,此处不再累述。

2、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特别是地震灾害中落梁事故逐渐增加,因此在桥梁支座设计时,考虑防落梁措施是极为必要的。有在桥梁支座上或桥梁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包括固接在桥梁梁体上的上盖板和固接在桥墩上的下底板,所述上盖板下端固定有中衬板,所述中衬板与下底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球冠板,所述球冠板连接在中衬板与下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板中部开设有圆柱孔,所述中衬板下端面中部和所述下底板上端面中部均固接有卡榫,所述卡榫延伸至圆柱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下端面纵向的两侧均固定有主位移限位挡板,所述上盖板下端面横向的两侧均固定有次方向位移挡板,所述主位移限位挡板与中衬板外侧之间具有纵向位移间距,所述次方向位移挡板与中衬板外侧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包括固接在桥梁梁体上的上盖板和固接在桥墩上的下底板,所述上盖板下端固定有中衬板,所述中衬板与下底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球冠板,所述球冠板连接在中衬板与下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板中部开设有圆柱孔,所述中衬板下端面中部和所述下底板上端面中部均固接有卡榫,所述卡榫延伸至圆柱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下端面纵向的两侧均固定有主位移限位挡板,所述上盖板下端面横向的两侧均固定有次方向位移挡板,所述主位移限位挡板与中衬板外侧之间具有纵向位移间距,所述次方向位移挡板与中衬板外侧之间具有横向位移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下端面上焊接有薄平板,所述上盖板和中衬板之间从内到外依次连接有承压滑板和防尘圈,所述薄平板与承压滑板形成平面摩擦面,所述平面摩擦面用于减小正常位移下的摩擦系数并释放桥梁正常的温度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衬板的四周螺钉连接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用于缓冲上盖板位移挡板对中衬板的冲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重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上端面中部固定有方型凸台,所述方型凸台的侧壁长度小于下底板相对位置的侧壁长度,所述下底板上端面的四侧均形成有水平凸台,所述方型凸台与水平凸台之间形成有水平凹槽,所述方型凸台四个侧壁的上侧均形成有竖向凸台,所述竖向凸台与下底板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竖向凹槽,所述水平凹槽与竖向凹槽之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王钟锐潘花寺李保李德运申玉林申玉兰邓磊黄莉陆柳萍蒙代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华威合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