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前驱动桥,具体为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
技术介绍
1、我国地势复杂,部分前驱动桥低地隙的拖拉机作业时通过性差,导致部分地区拖拉机无法作业。为了满足中小马力拖拉机也能在部分坑洼地面行驶的需求,高地隙前驱动桥应运而生,其通过增大离地高度来提高拖拉机在部分环境下的通过性。
2、经查找,有公开号为cn214689743u的一种新型高地隙拖拉机前驱动桥,包括前桥壳体,设在所述前桥壳体中的差速器总成,用于解决传统结构复杂,需要的零部件较多,成本也较高的问题,但该实用驱动桥的离地间隙仍然较高,仍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对中小马力拖拉机在坑洼地面上的通过性缺乏帮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包括:
3、转向节壳体,所述转向节壳体通过螺栓安装有末端壳体,所述转向节壳体的一端通过轴承穿设有驱动桥半轴,所述转向节壳体的另一端通过末端壳体和轴承穿设有末端销轴,所述驱动桥半轴靠近转向节壳体的一端环设有与转向节壳体转动连接的半轴小齿轮。
4、进一步地,所述末端销轴的顶端环设有与转向节壳体转动连接的半轴大齿轮,且半轴大齿轮啮合在半轴小齿轮的一侧外壁,所述末端销轴的底端环设有与末端壳体转动连接的末端小齿轮,所述末端壳体上
5、进一步地,所述末端大盖与末端壳体上通过轴承穿设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靠近末端大盖的一端外壁套设有末端大齿轮,且末端大齿轮安置在所述末端大盖的内侧。
6、进一步地,所述末端大齿轮啮合在末端小齿轮的一侧外壁,且末端大齿轮通过末端小齿轮与末端销轴之间构成转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转向轴座,所述转向轴座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支撑连接,且转向支撑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末端壳体的上端外壁。
8、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轴座通过转向支撑与转向节壳体和末端壳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转向节壳体通过转向轴座与末端销轴之间构成包围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该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设置有位置下移的末端销轴,通过调整其在末端壳体和转向节壳体内部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驱动轴与驱动桥半轴间的高度差,进而提高了该前驱动桥的离地间隙,使得中小马力拖拉机在扭矩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在多环境中拥有较好的通过性,适用性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销轴(7)的顶端环设有与转向节壳体(11)转动连接的半轴大齿轮(3),且半轴大齿轮(3)啮合在半轴小齿轮(2)的一侧外壁,所述末端销轴(7)的底端环设有与末端壳体(6)转动连接的末端小齿轮(12),所述末端壳体(6)上固定安装有末端大盖(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大盖(8)与末端壳体(6)上通过轴承穿设安装有驱动轴(10),所述驱动轴(10)靠近末端大盖(8)的一端外壁套设有末端大齿轮(9),且末端大齿轮(9)安置在所述末端大盖(8)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大齿轮(9)啮合在末端小齿轮(12)的一侧外壁,且末端大齿轮(9)通过末端小齿轮(12)与末端销轴(7)之间构成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座(4)通过转向支撑(5)与转向节壳体(11)和末端壳体(6)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转向节壳体(11)通过转向轴座(4)与末端销轴(7)之间构成包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销轴(7)的顶端环设有与转向节壳体(11)转动连接的半轴大齿轮(3),且半轴大齿轮(3)啮合在半轴小齿轮(2)的一侧外壁,所述末端销轴(7)的底端环设有与末端壳体(6)转动连接的末端小齿轮(12),所述末端壳体(6)上固定安装有末端大盖(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高地隙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大盖(8)与末端壳体(6)上通过轴承穿设安装有驱动轴(10),所述驱动轴(10)靠近末端大盖(8)的一端外壁套设有末端大齿轮(9),且末端大齿轮(9)安置在所述末端大盖(8)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葛宏坤,张春宁,刘茂芳,宋增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卫禾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