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膜、抗静电表面保护膜、用于偏振板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带粘合剂的光学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膜、抗静电表面保护膜、用于偏振板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带粘合剂的光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65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就加热经时后的剥离力及污染性的试验而言,即使加热试验条件变得严苛也能满足要求的粘合剂组合物、粘合膜、抗静电表面保护膜、用于偏振板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带粘合剂的光学膜。丙烯酸类聚合物为使1重量份~50重量份的(a1)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4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至少一种、50重量份~99重量份的(a2)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5~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至少一种、(B)不含羧基且含有羟基的共聚性乙烯基单体的至少一种、(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5~C12的N‑烷基丙烯酰胺的至少一种以及(D)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至少一种以上共聚而成的共聚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合剂组合物、粘合膜、抗静电表面保护膜、用于偏振板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带粘合剂的光学膜


技术介绍

1、对于以往的表面保护膜用粘合剂而言,为了赋予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的官能团而使用含羟基单体,或者为了保持剥离带电性能、污染性、粘合力而并用含羧基单体。近年来,关于加热经时后的剥离力及污染性的试验,即使加热试验条件变得严苛,也很难满足要求。另外,由于还具有通过使用含羧基单体来提高交联速度的效果,因此苦心于替代材料的选定。

2、作为能够通过与含羟基单体并用来提供性能提高效果的材料,包括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丙烯酰胺存在劳动安全卫生法上的限制,近年来难以使用。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67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就加热经时后的剥离力及污染性的试验而言,即使加热试验条件变得严苛也能够满足要求的粘合剂组合物、粘合膜、抗静电表面保护膜、用于偏振板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带粘合剂的光学膜。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为: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抗静电剂以及交联剂,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为使(a)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作为能够进一步共聚的单体组的(b)不含羧基且含有羟基的共聚性乙烯基单体的至少一种、(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5~c12的n-烷基丙烯酰胺的至少一种以及(d)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至少一种以上共聚而成的共聚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在所述(a)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中,(a1)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4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至少一种为1重量份~50重量份,(a2)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5~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至少一种为50重量份~99重量份,所述粘合剂组合物还含有(e)抗静电剂、(f)交联促进剂和(g)酮-烯醇互变异构体化合物。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为:根据第一方案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b)不含羧基且含有羟基的共聚性乙烯基单体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组成的化合物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为:根据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5~c12的n-烷基丙烯酰胺为选自由n-正戊基丙烯酰胺、n-叔戊基丙烯酰胺、n-正己基丙烯酰胺、n-叔己基丙烯酰胺、n-正庚基丙烯酰胺、n-叔庚基丙烯酰胺、n-正辛基丙烯酰胺、n-叔辛基丙烯酰胺、n-正壬基丙烯酰胺、n-叔壬基丙烯酰胺组成的化合物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相对于所述(a)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以0.1重量份~10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c)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5~c12的n-烷基丙烯酰胺。

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为:根据第一方案~第三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d)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构成聚亚烷基二醇链的环氧烷的平均重复数为3~14,所述(d)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二酯成分为0.2%以下,所述(d)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选自由含有羟基的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不含有羟基的甲氧基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的化合物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相对于所述(a)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以1重量份~50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d)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6、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为:根据第一方案~第四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e)抗静电剂为熔点为25℃以上的由具有五氟苯基(c6f5基)的硼酸盐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性化合物,相对于所述(a)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以0.1重量份~10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e)抗静电剂。

7、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为:根据第五方案的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离子性化合物的阳离子为选自由吡啶鎓、咪唑鎓、锍、鏻、吡咯烷鎓、胍、铵、异脲鎓、硫脲鎓、哌啶鎓、吡唑鎓、甲基鎓、锂、铵组成的阳离子组中的一种。

8、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案为:根据第一方案~第六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f)交联促进剂为选自由铝螯合化合物、钛螯合化合物、铁螯合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相对于所述(a)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以0.001重量份~0.5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f)交联促进剂,以0.1重量份~300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g)酮-烯醇互变异构体化合物,所述(g)酮-烯醇互变异构体化合物与所述(f)交联促进剂的重量份比率为70~1000。

9、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为:根据第一方案~第七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交联剂为2官能以上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相对于所述(a)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以0.1重量份~5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交联剂。

10、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案为:一种粘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树脂膜的单面层叠有对第一方案~第八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交联而成的粘合剂层。

11、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案为:根据第九方案的粘合膜,其中,在玻璃板的单面上使用贴合机借助粘合剂贴合实施过低反射表面处理的偏振板后,将使所述粘合剂层层叠于厚度38μm的聚酯基材而成的粘合膜贴合于所述偏振板的表面,在23℃、50%rh的环境下经过3天及30天的期间保存后,剥离所述粘合膜,目视观察所述偏振板的表面的污染状态,在所述偏振板的表面弯曲无污染,并且在将贴合在以使用含有氟化合物的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的低折射率层进行过表面处理的偏振板上的所述粘合膜以5mm宽、剥离角度180°、剥离速度300mm/min及30m/min剥离时,测定(1)在贴合20分钟后剥离、(2)在60℃×90%rh×1000hr放置后剥离、(3)在85℃dry×1000hr放置后剥离的各自的粘合力,将(1)贴合20分钟后的粘合力设为1时,(2)及(3)的耐久经时条件后的粘合力为1.5以下。

12、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案为:根据第九方案或第十方案的粘合膜,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12ω/□以下,并且所述粘合剂层相对于使用含有氟化合物的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的低折射率层的剥离静电压为-0.3kv以上且+0.3kv以下。

13、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案为:根据第九方案~第十一方案中任一项的粘合膜,其中,对所述树脂膜的单面的与形成所述粘合剂层的一侧相反的面实施抗静电处理及防污处理。

14、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案为:一种抗静电表面保护膜,使用第九方案~第十二方案中任一项的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性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9.一种粘合膜,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

13.一种抗静电表面保护膜,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膜。

14.一种用于偏振板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膜。

15.一种带粘合剂的光学膜,在光学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有对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交联而成的粘合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性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仓毅铃木史惠
申请(专利权)人: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