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血压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63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3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血压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接有检测机构;所述外壳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中部呈对称设置转动连接有一对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固接有调节头;所述滑动架的侧壁固接有多个卡柱;所述外壳侧壁开设有调节窗;所述调节头与卡柱均处于调节窗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中部固接有恒力弹簧;所述恒力弹簧的端部固接有胶筒;所述胶筒的内侧中部固接有一对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转轴呈滑动配合;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在对患者完成血压检测后,对导气管进行收纳,减少导气管杂乱盘卷的情况出现,同时可以对导气管进行保护,减少导气管受到外物挤压而损坏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血压计


技术介绍

1、血压计是用来测量血压的仪器,它的原理是获取在放气过程中产生的振荡波,通过一定的算法换算得出血压值。

2、血压计常用于医院体检中心,在对患者进行体检时,将血压计放置在桌面上,然后引导患者将胳膊平放在桌面上,尽量使患者的胳膊与血压计保持同一水平面,然后将血压计的压脉带紧紧的套在被检测者的胳膊上,使压脉带与被检测者的血管贴合,然后通过导气管向压脉带的内部泵入气体,随着压脉带内部气体的流失,使检测机构根据产生的振荡波计算出被检测者的血压值,但是现有的血压计在使用完毕后,只是对血压计的导气管进行简单的盘卷,进而在携带血压计在体检中心内进行移动或者将血压计放置在台面上时,导气管会松散开,容易受到外物的挤压或者拉扯进而造成导气管受损的情况发生。

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血压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血压计,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接有检测机构(12);所述外壳(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13);所述滑动架(13)的中部呈对称设置转动连接有一对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端部固接有调节头(15);所述滑动架(13)的侧壁固接有多个卡柱(16);所述外壳(1)侧壁开设有调节窗(4);所述调节头(15)与卡柱(16)均处于调节窗(4)的内部;所述转轴(14)的中部固接有恒力弹簧(17);所述恒力弹簧(17)的端部固接有胶筒(18);所述胶筒(18)的内侧中部固接有一对支撑环(19);所述支撑环(19)与转轴(14)呈滑动配合;一对所述支撑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血压计,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接有检测机构(12);所述外壳(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13);所述滑动架(13)的中部呈对称设置转动连接有一对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端部固接有调节头(15);所述滑动架(13)的侧壁固接有多个卡柱(16);所述外壳(1)侧壁开设有调节窗(4);所述调节头(15)与卡柱(16)均处于调节窗(4)的内部;所述转轴(14)的中部固接有恒力弹簧(17);所述恒力弹簧(17)的端部固接有胶筒(18);所述胶筒(18)的内侧中部固接有一对支撑环(19);所述支撑环(19)与转轴(14)呈滑动配合;一对所述支撑环(19)分别位于恒力弹簧(17)的两端且不与恒力弹簧(17)接触;所述滑动架(1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10);所述检测机构(12)的侧壁固接有导气管(111);所述导气管(111)穿过通孔(110)设置,且导气管(111)被一对胶筒(18)夹持在中间;所述导气管(111)的另一端固接有压脉带(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铰接有第一盖板(2);所述外壳(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第一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瑶瑶靳祎丁海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