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圆筒状钢结构涂装,尤其涉及一种圆周行走与升降运动的双壁面同时涂装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对大型的圆筒状钢结构进行表面涂装作业时,需要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在脚手架上对圆筒状钢结构进行喷涂作业时,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喷涂操作非常不方便,并且某一区域涂装完成后,还需要调整脚手架的位置对其余筒壁区域进行喷涂,极大地降低了圆筒状钢结构的涂装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周行走与升降运动的双壁面同时涂装装置,涂装装置能够沿着圆筒状钢结构的结构轮廓进行圆周及升降运动,实现对圆筒状钢结构的内、外筒壁的双壁面喷涂,提高涂装便捷性及效率。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周行走与升降运动的双壁面同时涂装装置,该涂装装置用于对竖向设置的圆筒状钢结构的筒壁进行喷漆涂装作业,所述涂装装置包括上部横梁、上部行走机构、丝杆机构、喷涂机构以及下部引导机构;所述上部横梁架设在上部行走机构上,所述上部行走机构行走设置于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周行走与升降运动的双壁面同时涂装装置,该涂装装置(100)用于对竖向设置的圆筒状钢结构(200)的筒壁进行喷漆涂装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装装置(100)包括上部横梁(1)、上部行走机构(2)、丝杆机构(3)、喷涂机构(4)以及下部引导机构(5);所述上部横梁(1)架设在上部行走机构(2)上,所述上部行走机构(2)行走设置于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圆周顶端;所述丝杆机构(3)与圆筒状钢结构(200)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丝杆机构(3)的上端与上部横梁(1)相连,所述丝杆机构(3)的下端与位于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底端侧面的所述下部引导机构(5)相连,所述喷涂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周行走与升降运动的双壁面同时涂装装置,该涂装装置(100)用于对竖向设置的圆筒状钢结构(200)的筒壁进行喷漆涂装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装装置(100)包括上部横梁(1)、上部行走机构(2)、丝杆机构(3)、喷涂机构(4)以及下部引导机构(5);所述上部横梁(1)架设在上部行走机构(2)上,所述上部行走机构(2)行走设置于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圆周顶端;所述丝杆机构(3)与圆筒状钢结构(200)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丝杆机构(3)的上端与上部横梁(1)相连,所述丝杆机构(3)的下端与位于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底端侧面的所述下部引导机构(5)相连,所述喷涂机构(4)设置于丝杆机构(3)上;所述涂装装置(100)通过上部行走机构(2)的驱动及下部引导机构(5)的引导能够沿圆筒状钢结构(200)周向运动,使所述喷涂机构(4)环绕圆筒状钢结构(200)做圆周运动的同时,所述丝杆机构(3)驱动喷涂机构(4)在圆筒状钢结构(200)的筒高方向做升、降运动,以对圆筒状钢结构(200)的筒壁进行喷漆涂装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周行走与升降运动的双壁面同时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机构(3)、喷涂机构(4)以及下部引导机构(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杆机构(3)关于上部行走机构(2)对称连接在上部横梁(1)的两端;其中一所述丝杆机构(3)及相连的下部引导机构(5)位于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外部,该丝杆机构(3)上的所述喷涂机构(4)用于对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外筒壁进行喷漆涂装作业;另外一所述丝杆机构(3)及相连的下部引导机构(5)位于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内部,该丝杆机构(3)上的所述喷涂机构(4)用于对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外筒壁进行喷漆涂装作业;位于所述圆筒状钢结构(200)内、外的两个喷涂机构(4)构成双壁面喷涂机构,该双壁面喷涂机构在上部行走机构(2)的圆周行走驱动以及丝杆机构(3)的升降运动驱动下对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内筒壁及外筒壁同步执行喷漆涂装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周行走与升降运动的双壁面同时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行走机构(2)包括行走小车(21)和设置在行走小车(21)的车头及车尾为引导装置(22);所述上部横梁(1)与行走小车(21)的车顶架(23)相连,以使上部横梁(1)跟随行走小车(21)运动;所述引导装置(22)周向活动设置在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圆周顶端,以引导行走小车(21)沿圆筒状钢结构(200)的圆周结构做圆周轨迹行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周行走与升降运动的双壁面同时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锋,陈洁,张华庆,孙炜喆,黄圆原,万月,杭玲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