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711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9
本技术涉及茶树杂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在本技术内,根据两排茶树之间的距离,将封闭盖打开,将事先收集好的花粉从装粉孔内倒入拨动杆,再盖上封闭盖,利用套筒与拨动杆配合,对拨动杆的长度进行调整,利用固定螺栓将拨动杆固定套接在套筒内,利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拨动杆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拨动茶树,同时花粉会从出粉杆的出粉孔甩出,并且利用第一电机带动风扇进行旋转,利用风扇向下吹风,方便授粉,从而完成茶树的授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树杂交,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1、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植物,常呈丛生灌木状;叶薄革质,椭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柄短,先端钝尖;花成聚伞花序,白色,花梗下弯;蒴果球形;种子棕褐色。

2、茶树是一种高度杂交的植物,通过异花授粉可以将来自不同个体的花粉(精子细胞)与卵细胞结合,由于携带了不同个体的基因(染色体),导致形成众多的杂交的个体,从而不断经过遗传与变异,产生了不同的品种;为什么茶树能高度杂交?原因在于茶树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性,什么是自交不亲和呢?自交不亲和是指在同一朵花上的花粉不能与自身的花柱识别结合,或者即使能被花柱识别,但是花粉在萌发过程中花粉管受阻,最终导致不能成功授粉,不能结实的一种现象,通俗来说,就是一朵花即使拥有完整的雌性器官和雄性器官,但是两者不能发生作用,不能通过自花授粉产生后代,必须要用来自其他花的花粉进行授粉才能结实,即异花授粉,这种授粉方式给予了茶树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能保证后代较高的杂交程度,也为茶树进化和人工培育新品种提供极大的天然优势。

3、茶树盛花期通常在10月至12月间,这期间也是茶树杂交育种的最佳时期,目前在杂交授粉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授粉,在操作的时候不仅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增加成本,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了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其解决现有技术中杂交授粉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授粉,在操作的时候不仅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增加成本,而且工作效率低,影响授粉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其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侧壁均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套接一个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拨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拨动杆连通的出粉杆,所述出粉杆设置有出粉孔,所述拨动杆的外侧端设置有装粉孔,所述装粉孔上套接有封闭盖;两个所述竖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风扇;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套筒的外壁均设置有固定螺栓,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将所述拨动杆固定套接在所述套筒内,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竖杆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侧壁均与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竖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电动杆,所述电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推杆。

6、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7、在本技术内,根据两排茶树之间的距离,将封闭盖打开,将事先收集好的花粉从装粉孔内倒入拨动杆,再盖上封闭盖,利用套筒与拨动杆配合,对拨动杆的长度进行调整,利用固定螺栓将拨动杆固定套接在套筒内,利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拨动杆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拨动茶树,同时花粉会从出粉杆的出粉孔甩出,并且利用第一电机带动风扇进行旋转,利用风扇向下吹风,方便授粉,从而完成茶树的授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侧壁均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套接一个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拨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拨动杆连通的出粉杆,所述出粉杆设置有出粉孔,所述拨动杆的外侧端设置有装粉孔,所述装粉孔上套接有封闭盖;两个所述竖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风扇;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套筒的外壁均设置有固定螺栓,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将所述拨动杆固定套接在所述套筒内,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杆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侧壁均与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电动杆,所述电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推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茶树人工杂交工作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侧壁均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套接一个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拨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拨动杆连通的出粉杆,所述出粉杆设置有出粉孔,所述拨动杆的外侧端设置有装粉孔,所述装粉孔上套接有封闭盖;两个所述竖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风扇;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套筒的外壁均设置有固定螺栓,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将所述拨动杆固定套接在所述套筒内,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妍妃陈远权阳景阳覃潇敏陈杏农玉琴梁贤智陈海生巫虹颖翁小婷王明释黄静彭叶廖春文韦锦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